【人物專訪】蔣萬安倡導全民CPR+AED不遺餘力 AED應擴大佈建範圍,更需與時俱進做好科技管控
為推動全民CPR+AED 急救技能,立法委員蔣萬安曾在2019年聯手厚生基金會與立法院厚生會,成立「推動全民CPR委員會」,做為倡導急救工作的平台,希望透過更多元的方式,加強CPR+AED的推廣及宣導,並鼓勵民眾Just do it勇於出手相救,同時透過消防署創建的線上學習平台,期盼提升民眾具備急救素養和知能,成為第一線救護先鋒的專業後盾,有效串起「生命之鏈」。
蔣萬安認為,關於急救教育應往下紮根,讓孩子從小就養成CPR+AED技能與急救護概念。
蔣萬安委員接受專訪時指出,根據相關統計,台灣在AED佈建的普及率其實相當好,甚至在全世界排名前三名,超越很多歐美城市,擁有非常好的成績,並且透過政府單位與民間積極的推廣和宣導下,民眾也慢慢了解培養CPR+AED急救技能的重要,「但我們也發現後端還有很多事情必須要解決,像是發現民眾受訓的意願不高、AED的使用率偏低,甚至很多人即使受過訓練,但發現身邊有人倒下的時候,會去使用AED來救人的意願也不高,還有包括AED的維護管理問題等,顯示我們在整個教育和宣導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成立「推動全民CPR委員會」宣導急救概念應往下紮根
也因此,蔣萬安在2019年接任立法院厚生會會長一職後,便成立「推動全民CPR委員會」,結合很多產、官、學各界的專家,希望可以透過更多元的方式,將推廣和宣導CPR+AED的觸角延伸到更多的角落,「我們參考很多學界報告以及國外的範例,做了很多宣導方式的改變,像過去可能都是教育式的短片,我們把它變成微電影,用比較輕鬆活潑的內容,去吸引年輕的朋友了解CPR+AED的重要和學習的意願,也將這樣的宣導方式往下紮根,在很多國中、國小,用影片的方式安排相關課程,讓他們從小就培養這種急救概念。」
「像國外很多的做法,會把這樣的急救概念,包裝成故事內容,然後透過動畫的方式呈現,就會吸引孩子願意看下去,而不會覺得好像只是在上課、在背誦口訣而已,這種的操作方式也很值得我們學習。」
去年蔣萬安於立院大禮堂舉辦「救護E起來-混成急救教育課程發表暨論壇」,並現場示範正確的「叫叫CD」急救技能。
去年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改變全球生活型態,蔣萬安認為,傳統急救的教育方式也需有所轉型,於是結合立法院厚生會與社團法人中華緊急救護技術員協會等單位,在立院大禮堂的會場舉辦「救護E起來-混成急救教育課程發表暨論壇」,除了推廣大家可以運用線上或是遠距教學的方式,透過數位與實體混成搭配來宣導民眾學習CPR+AED,也在現場親自示範正確的「叫叫CD」 急救技能。
AED應擴大佈建範圍 更需與時俱進做好科技管控
蔣萬安進一步指出,「經過這麼多年,其實還是有很多問題存在的,像是除了法定應設置AED的公共場所外,是不是有更多的場所也應該納入佈建AED的規定,尤其會有很多民眾聚集的地方,例如宮廟、學校、里民活動中心等,也應該要檢討目前已經設置AED的場所,是否有做好定期進行維護檢修的管理。」
事實上,根據《公共場所必要緊急救護設備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設置AED場所應指定管理員,負責AED之管理,然而衛福部自102年大量設置AED以來,許多機器設備已屆滿6年保固期,若是過期又無人維護,可能會有AED沒電、貼片失效等情況,造成緊急救援時刻「失靈」的憾事。
蔣萬安提出,已佈建的AED場所,可以結合科技的力量進行維護和管控,以減清人員管理的負擔 。
「像之前有監察院和消基會團體,都曾經針對設置AED的現場狀況進行盤點,就發現有超過七成以上的AED可能使用不到一、兩次,甚至裡面相關的零件或耗材很多可能都沒有更換過,等到哪天真的需要派上用場時,才發現它根本沒電,零件受損或是耗材過期,其實就失去了設置AED的意義。」
蔣萬安認為,這些已設置AED的場所,應有責任和義務對機體及耗材做好定期追蹤管理,相關政府機關也應運用一些行政管制的手段,除了像是透過定期的巡查或抽查,其實也可以結合科技的力量來進行後端管控,不僅可以減少人員管理的負擔,也能更有效維持這些急救設備的運作。
中保科研發「AED連線管理系統」 不讓AED成為孤兒
據了解,目前AED的維護端,像中保科技集團-立偉電子已研發的「AED連線管理系統」,可透過IOT物聯網24小時連線監控,當箱門出現被開啟、AED被拿起、設備異常、電池耗盡等異常訊號時,可立即通知客戶,進行耗材更換管理,不僅確保AED正常運作,提升AED妥善率,也的確能減輕管理人員的負擔。
「AED履歷雲」則是未來的建置目標,立偉電子總經理洪培修表示,拜疫情之賜,民眾已經很習慣實聯制掃碼,「AED履歷雲」也是類似的概念,主要是在AED箱體上設置QRcode,民眾只要用手機掃QRcode,就能清楚顯示主機序號、電池、貼片效期、維保紀錄與管理人員訓練紀錄,不僅可達到全民監督,也能把資料上傳衛福部AED管理雲,讓主管機關可隨時查看AED的妥善率。
由立偉電子研發的「AED連線管理系統」,可透過IOT物聯網24小時連線監控,減輕人員管理的負擔。
(圖為PAD2.0論壇合影,當天分享AED連線管理系統的特色)
此外,由台北市政府消防局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開發的「全民守護者」APP,就可用來廣結具有CPR急救技能的志願者,參與這個重要的守護行動。這套系統可提供民眾在第一時間掌握需要救護民眾位置及AED位置,當有人需要CPR急救,「全民守護者」APP會主動通知在附近的守護者,讓會操作CPR+AED的民眾,在救護車抵達前,為患者施行CPR或AED電擊,爭取黃金搶救時間。並可連結消防局執勤員來指導CPR措施(DA-CPR)

全民守護者 APP 下載連結:
「全民守護者」APP主要廣結具有CPR急救技能的志願者,一同加入守護者行列。
蔣萬安說:「其實不管是AED連線管理系統的連線管控,或是『全民守護者』APP,這種借助科技的力量來做一條龍式的整合管理,都是非常好的做法,也是未來必須要走的方向。」
「好心人保護法」救人免責 呼籲大家善用AED發揮效能
蔣萬安也呼籲,即使AED佈建已相當普及化,但如何引導大家要「善用」這些急救設備,在緊急時刻發揮它的效能,也是需要繼續努力宣導的目標,「就像很多人可能擔心救人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會有疑慮,我們也應該加強宣導台灣的法規其實有所謂的『好心人保護法』,在使用緊急救護設備或施予急救措施者,是符合緊急避難免責之規定,來鼓勵大家可以勇敢的去救人。」

於111年3月11日完成屏東縣琉球鄉白沙國民小學(琉球鄉漁福村三民路124號)、屏東縣琉球鄉全德國民小學(琉球鄉杉福村復興路97號)二所學校AED安心場所設置並辦理捐贈儀式。

當天共計30名白沙國小學生與3位老師及護理師參與此AED捐贈儀式,另師生們更安心同時希望未來若有機會使用時能勇於救人,立偉電子AED專業講師翁順猛(下圖左)當天也到場簡易教導護理師AED使用方式。
宇球國際興業曹蕥蘭總經理(左二)帶女兒鄧亦容(左一)一同出席由花蓮警分局舉辦AED捐贈儀式,右一為立偉電子董事長劉福興、右二花蓮警分局長呂育騰。
花蓮警分局長呂育騰代表受贈曹蕥蘭女士捐助9台AED,並回贈感謝狀以表達感謝。
立偉電子董事長劉福興表示,每次出席這樣的捐贈活動,都感染到滿滿的正能量。
曹蕥蘭女士長期致力公益,不僅自己投入各項愛心活動,也會號召朋友一起共襄盛舉。
花蓮警分局長呂育騰表示,AED如能在轄區內廣泛佈建,對花蓮縣民生命安全的保障,有極顯著的助益。
曹蕥蘭總經理(左)讚許女兒鄧亦容(右)不僅是她事業得力助手,也是這次愛心活動的幕後推手。
捐贈儀式後,由立偉電子安排講師為員警進行CPR+AED的操作訓練。
曹蕥蘭也親自體驗AED實作訓練,覺得只要掌握好要領,其實一點都不難。
中華派出所所長張軒智(左)和中正派出所所長林佑霖(右)覺得CPR+AED的急救技巧,不僅員警們必修,更是大家都要學習的基本技能。
宇球國際興業此次捐贈之9台AED均以全數完成佈建。
玉大彈簧代表劉錦堂先生(左)捐贈18台AED回饋鄉里,由許文萍鄉長(中)致贈感謝狀,右為埔鹽分隊吳騰豪大隊長也一同出席表達感謝。
埔鹽鄉公所許文萍鄉長感謝劉錦堂的善心,也感謝志工和義消們平時總是無私地為鄉里付出。
立偉電子董事長劉福興(左)也特別南下感謝劉錦堂先生(右)的善心,期許能拋磚引玉讓更多人加入AED捐贈行列。
劉錦堂表示他能做的只是捐助這台機器,還要靠大家協力推廣和運用以發揮效能。
立偉電子林暄澄課長為大家進行CPR+AED急救教育訓練。
許文萍鄉長率先進行AED實作訓練。
捐贈代表劉錦堂先生表示自己也是首次操作AED,覺得真的很簡單。
瓦磘社區的代表吳玲瑜認為 CPR+AED應是每個人必備的急救技能。
大有社區的邱宴藜代表社區來進行CPR+AED訓練,回去還要當小老師教會志工隊。

立偉電子以「職場健康管理解決方案」首次獲得智慧健康類 / 健康管理組SNQ認證標章。
立遠生醫以「e影像管理平台服務」首次獲得醫療週邊類 / 生醫應用組SNQ認證標章。
立偉電子洪培修總經理對於首次申請就獲得認證,感到開心並感謝同仁們的努力。





社團法人中國正一道教總會本部張懿鳳理事長(中)與此次活動參與理監事合影
南投縣消防局接獲社團法人中國正一道教總會捐贈1台自動心肺復甦機,特舉辦捐贈儀式以表達感謝
南投縣消防局長林聰吉(左)親自出席致贈感謝狀予張懿鳳理事長(右)。
局長林聰吉表示南投縣幅員遼闊山路眾多,從急救現場送達最近急救責任醫院相當耗時,急救總是與時間賽跑,若遇到無呼吸心跳(OHCA)的病患,需由救護人員不斷實施胸外按壓,而此次捐贈的「自動心肺復甦機」能不中斷提供病患高品質CPR按壓,在送往醫院過程中替病患建立血液循環,提高病患之生存機會,掌握救治時間。
社團法人中國正一道教總會張懿鳳理事長引用道德經表示幫助與付出帶來幸福與眾人共勉
鳳鳴分隊隊員現場示範操作新款「自動心肺復甦機」表示比之前使用的更加輕巧

當時社團法人中國正一道教總會詢問南投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科林科員目前縣內消防單位的急救護設備需求,林科員表示南投縣鳳鳴分隊最缺的就是一台自動心肺復甦機,於是讓鳳鳴分隊有這次機會獲得一台高效能與品質的救護設備。
來自韓國的具松謨,七年來帶領艾多美深耕台灣,並積極投入公益,讓艾多美享有「愛心企業」之美名。
去年四月艾多美具松謨董事長(中)曾協力贊助台中捷運AED,今年也將贊助高雄輕軌完成AED之佈建。
具松謨笑談與艾多美合作的機緣,是被「能來台灣工作」而深受吸引。
具松謨曾在2017年榮獲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金商獎之優良商人獎,「我竟然有幸能和總統蔡英文握手!」讓他比得獎還開心。




在推廣各式的公益項目,具松謨有源源不絕的想法和行動力,期許「在台灣哪裡有困難,就有我們艾多美!」


當身邊出現疑似心肌梗塞的患者,唯一的急救方式就是CPR+AED。




進行電擊前一定要先清空現場。
在確認所有人都遠離患者後,才能依照語言指示按下電擊鍵,完成後再繼續施行CPR。
AED可以透過插入兒童卡,機器就會判別並轉成孩童版的急救模式。
台灣法規設有救人免責條款,鼓勵大家在危急時刻可以安心勇敢的去幫助任何人。
中保集團與立遠生醫提供的每台AED座體都有完善的連線監控管理,以確保AED隨時保持正常可救援狀態。


新竹縣消防局接獲善心民眾郭明琪捐贈3台12導程心電圖機,特別舉行受贈儀式表達感謝。
新竹縣消防局局長孫福佑(左)親自出席,並致贈感謝狀予郭明琪小姐(右)。
新竹縣消防局局長孫福佑表示,好的急救設備能發揮更大的救護效益,也能讓救護工作更加順手。
郭明琪(左)帶兩個兒子一同來參與捐贈活動,希望孩子們也能永保善心,更期許能拋磚引玉,讓更多人一起來以善傳善。
郭明琪感念十年前曾受救護人員協助送醫確保兒子性命,曾發願要捐救護車回饋社會。
郭明琪也帶來武財神的令旗,為救護車進行淨車儀式,祁求人車平安。
新埔分隊隊員現場示範操作新型「QT Medical 12 導程即時傳輸心電圖機」,表示比傳統型更簡易好上手。
設置在新鄉基督教會裡的 AED,半年內已成功救援兩起心臟疾病患者。(左起:金江賢老師、田文發村長、立偉電子林暄澄課長)

目前新鄉村僅有一台 AED,設置在新鄉基督教會。
新鄉村村長田文發代表立偉電子致贈感謝狀予金江賢老師。
新鄉村村長田文發期盼能有更多善心人士協助增設偏鄉醫療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