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日本AED發展沿革,打造完善急救環境

台灣AED設置密度放眼全球,位居前段班,隨著衛生福利部於今年中公告修正的「應置有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之公共場所」法規上路,全台AED設置密度預計還會持續攀升。與台灣有著相似發展軌跡及社會結構的日本,目前在AED設置密度,為台灣的五倍以上(依2020年統計資料至少設置達62萬餘台以上),普及率則為世界第一。而日本在AED的設置和推廣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本篇文章帶您逐一了解。
日本AED推動起源
日本推動AED起源,是因為於2002年11月,皇室成員「高圓宮憲仁親王」,在加拿大駐日大使館內運動時因心室顫動引發心衰竭猝死。日本每年有數萬人因不明原因心臟顫動離世,經由各大媒體報導後,逐漸引起各界重視,在公共場合設置AED的聲浪也越來越大,更有知名運動員喊話:「請讓我們運動得更安心!」這一連串過程,進而推動了AED在日本廣設。日本於2003年開放讓救護人員無須經由醫師指示即可操作體外除顫器。2004年進一步開放讓一般民眾只要接受過AED訓練後,就可以自主操作救人。往後的三年間急救資源急遽成長,不僅設置數量遽增,急救觀念也逐漸普及。
閱讀更多:
日本JR車站路人昏迷,4個17歲高中生靠手機APP找到AED成功救人
逛街女孩、棒球教練都是救命英雄!日本廣設60萬台AED老人小孩都會用
日本AED普及的重大功臣
神奇的是日本目前並無法規強制規定須設置AED,但在日本民眾心理卻早已深植『救人無價』的觀念,充份體現日本國民對生命的重視。而幕後重要推手,除了多方團體與個人的戮力推動之外,公益財團法人日本AED財團(以下簡稱日本AED財團)的貢獻更是功不可沒。透過舉辦講座、印製宣傳刊物、推動AED勸募⋯等方式,傳遞給日本國民正確的急救觀念,目標是讓人民為心臟驟停猝死案件降為最低,讓國民能從學校教育中學習到正確急救觀念。

日本AED財團宣傳方式
「日本AED財團」開發了專屬APP《救命サポーター》,透過APP不僅可以學習急救知識,接受急救相關資訊,APP內更整合了「AED地圖」的功能。也集結不同領域具有聲望的運動員擔任代言人,如摔角選手蝶野正洋、足球選手中村憲剛。為了貼近網路趨勢,更於2022年邀請知名虛擬偶像經紀品牌HOLOLIVE旗下百萬及訂閱的Vtuber白上フブキ(白上吹雪)擔任代言人,宣導急救觀念以及AED的操作,更加切合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慣,讓急救知識更加普及於各個年齡層。

截圖來源:#フブキと学ぶ AED「心臓突然死とAEDの重要性」
立偉電子-最安心的緊急救護專家
立偉電子已在全台灣累積建置超過2萬台AED,舉辦近萬場教育訓練,致力於打造最安心的環境,讓社會各個角落皆能被安全保障覆蓋。更打造獨家的「AED智慧連線管理系統」提升AED妥善率,為公共安全打造更有力的支援!守護每個寶貴生命,讓生命閃耀永不熄滅。














立遠生醫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飛利浦股份有限公司,捐贈台東縣警察局20台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簡稱AED),並於16日舉辦捐贈儀式,飛利浦公司總經理胡孝揚表示,飛利浦公司非常肯定警察為民服務、打擊犯罪、維護治安的辛勞與貢獻,並對警察不分晝夜、事繁責重的工作感到敬佩,此次捐贈,希望能提升偏鄉地區緊急救護的能力,保障執勤員警及偏鄉居民的安全。
立遠生醫公司董事長劉福興表示,AED對於突發性心跳停止患者,能及時實施緊急電擊,提高急救成功率,彌補偏鄉居民送醫路途遙遠及醫療資源的不足,為了強化花東地區偏鄉設置AED的密度,飛利浦及立遠生醫公司希望藉由此次捐助,喚起各界重視偏鄉醫療,並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邀請各界共襄盛舉,一同守護偏鄉員警及居民的生命安全。
台東縣警察局局長陳錦坤表示,偏鄉居民一旦發生事故,往往第一時間向派出所員警求助,非常感謝飛利浦公司及立遠生醫公司的義舉,捐贈轄內20所分駐(派出)所設置AED,不僅強化偏鄉地區的醫療網絡,更提升地方員警及居民的安全保障!
宜蘭縣政府警察局林武宏局長表示「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是潛藏在我們生活中的隱性殺手,發生心血管緊急狀況,關鍵是把握黃金搶救時間,使用急救神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恢復心臟規律跳動。
為加強救護因心臟或其他心血管的急症意外,對於15套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將分配至偏遠或醫療資源不足地區之分駐(派出)所,同時守護第一線警察同仁及民眾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