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AED?電擊是為了讓心跳暫停!?

在健身房、百貨公司等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常看到設置被稱為「救命神器」的AED。一般民眾通常只理解AED可以用來救人一命,當有人倒下時,只需要使用AED電擊患者的心臟,使他恢復心跳,進而挽救生命。但究其背後的原理,使用AED時,並不會使心臟「直接」恢復心跳,相反的,而是利用強大電流讓患者的心臟短暫停止,「重置」心臟的機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什麼情況適用AED?

並非每種患者都適用AED,在急救現場中AED通常會使用在「心肺功能停止」的病患,即失去意識,亦無正常「呼吸」及「脈搏」的病患。會在進行胸外按壓CPR之後,配合AED來輔助急救。

 

一般人看到「心肺功能停止」會很直覺的聯想到心臟停止跳動。其實心肺功能停止除了心臟停止跳動外,在救護現場還有兩種常見的心臟異常狀況:「心室顫動」以及「心室頻脈」

  • 心室顫動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有80%~90%的情況為「心室顫動」,心臟出現異常不規則的抖動,導致無法輸送血液到身體周圍
  • 心室頻脈 (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則是心臟雖仍保持規律跳動,但無法循正常路徑傳導訊號,導致心跳速度過快

無論是哪一種,都會使血液無法順利輸送至全身,而這時,在急救過程中就必須搭配AED電擊,AED的目的是:『利用電流矯正「心律不整」,讓心臟短暫停止,重新開機。』

最聰明的傻瓜電擊器

俗稱「傻瓜電擊器」的AED其實很聰明!在公共場所設置的AED都會有語音指示,協助使用者進行操作,不用經過特殊訓練、操作流程簡單。AED最重要的是能「自動偵測患者心律」,來判斷是否需要電擊。如果是心律正常的心臟,則不會啟動電擊功能,高穩定度的心電圖自動判讀,提高使用安全性,讓操作者不用擔心誤傷到不需電擊的患者。

 

謹記急救四步驟

當遇到有人心臟停止時,一定要謹記「叫叫CD」四個步驟,盡早進行急救,啟動越早,拯救成功的機率就越高。以下為簡單好記的急救四步驟:

 

  • 叫:輕拍病患肩膀,確認病患有無意識。
  • 叫:撥打119電話求救,並請身旁民眾協助盡快取得AED。
  • C:實施CPR(心肺復甦術),按壓胸部。
  • D:打開AED遵循語音指示操作,需搭配CPR交互進行。

以上四個簡單的步驟,能在發生緊急狀況時,救人一命。而當我們在外看到AED時,也可多多留意設置地點,緊急狀況發生時便能發揮功用。知道了AED電擊的真正用處後,是不是也覺得在公共場所安裝AED已是不可或缺的趨勢呢?

 

立偉電子提供AED「緊急救護解決方案」包含設置安裝、教育訓練及日後維護,全方位服務,守護你我平安。並可搭配「AED智慧連線管理系統」,全年無休、即時監測AED狀況,降低管理負擔,構築安心場所。立偉電子響應政策,並持續推廣AED相關理念,希冀讓全民都具備充分急救意識。在關鍵時刻,救人一命,你也可以是英雄。

 

中國正一道教總會善心再現 新竹縣消防局關西分隊獲捐12導程心電圖機

南投縣草屯鎮社團法人中國正一道教總會於3月16日捐贈新竹縣政府消防局關西分隊12導程心電圖機一台,並由消防局緊急救護科長劉彥承受贈並回贈感謝狀,未來心電圖機將能提供患者到院前即時監測與救護,爭取心肌梗塞患者黃金救命時間,大大提升存活率。

 

 

中國正一道教總會平日積極參與社會服務,長期辦理多次捐血活動並定期頒發獎助學金給各縣市弱勢家庭學童,從去年起開始規劃緊急救護設備的愛心捐贈事宜。
去年也曾捐贈緊急救護設備-自動胸壓機予南投縣消防局,相關採訪報導請見下方連結文章。

社團法人中國正一道教總會捐贈一台『自動心肺復甦機』予南投縣消防局 一獲知消防局有急救設備需求就決議捐助

新竹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科長劉彥承指出,本次受贈的是最新型的12導程心電圖機,體積輕巧僅67公克。簡易性的電極貼片,容易操作,遇有女性患者時,連救護義消都能協助使用。10秒內就能立即判讀,縮短患者就醫時間,提高治癒的機率,十分感謝中國正一道教總會的善心捐贈,分隊同仁將會善加使用,讓心電圖機發揮最佳效益。

 

心臟疾病長期被列為國人十大死因第2名,因此從2006年開始,新竹縣政府消防局就積極使用心電圖機為到院前的患者監測心律,透過網路即時回傳急救責任醫院,讓救護車在到院前,可以讓醫院端預先做好心導管室等相關準備,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捐贈活動現場也實際演示一遍12導程心電圖機操作方式,透過貼上一片式的專利電極貼片後,即可偵測患者心電圖狀況並上傳指導醫師群組進行判讀確認,提早準備到院後的處置配套流程。

新竹縣關西鎮素有「長壽之鄉」的美稱,長者們對於院前緊急救護的需求更加急迫,透過本次中國正一道教總會捐贈12導程心電圖機,能為鄉親建構更完整的安全防護網。

 

 

新聞連結

北視新聞:救護車舊換新 獲捐12導程心電圖機

TNEWS 聯播網  救護車舊換新 獲捐12導程心電圖機

「粉紅超跑」白沙屯媽祖繞境! 台中議員張家銨保佑家家平銨 安排AED救命神器守護虔誠信眾

張家銨議員安排AED救命神器守護信眾 最安心的白沙屯媽祖進香遶境

一年一度的白沙屯媽祖進香繞境活動長期有熱血的醫療志工團體,默默協助並跟隨著媽祖腳步,守護眾多信眾安全。

同時醫療急救資源更透過臺中市張家銨議員,主動媒合中保科技集團立偉電子公司,提供多台AED急救醫療設備,讓醫療團隊能更無後顧之憂,遇緊急救護時刻能立即出手協助急救,讓近萬民信眾能更加安全放心。

而提及張家銨議員與AED結緣,又是另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

張家銨議員曾親身經歷,身旁司機大哥突發性心臟猝停,發生當下冷靜即時處置,僅花20秒完成119報案

張家銨議員回憶起多年前,剛從政參選議員的選舉期間,當時一位擔任司機的友人,正協助開往下一個行程的地點,她則忙著透過手機處理公務,沒注意到司機狀況,只驚覺車子路線偏移,轉頭才發現司機臉部呈現黑色,並且身體向前趴倒在方向盤上,已經是疑似猝死(OHCA)的狀態。

還好她臨時反應冷靜快速,直接進P檔煞停,並迅速撥打119報案,請求救護人員前往急救,幸運的是,當區消防分隊剛好在附近,抵達她們位置時僅花費2分鐘,急救人員到場後立即進行CPR+AED急救,後續送醫後也成功救活這位友人。

加上去年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遶境時也傳出意外,當時20多歲女騎士騎車在旁邊,行經台19線雲林縣外環道時突然倒地,當場失去呼吸心跳,嚇壞一旁的信眾。

好在救護人員到場後也立刻進行CPR+AED急救,送上救護車。所幸搶救過程中,女子恢復呼吸心跳,人被送往醫院治療康復。

新聞連結:20歲女跟白沙屯媽祖遶境倒地!「失去呼吸心跳」行李掉滿地

張家銨議員呼籲:「警察局、派出所與公家機構應設置有AED急救設備」

歷經這些事件後,張家銨議員深感AED的重要性,大力呼籲白沙屯媽祖繞境進香等大型活動,以及警察局與公家機構等辦事處,都應該設置AED急救設備。

並指出衛生福利部1117月已公告草案新增 「警察局派出所、宗教場所應設置AED,認為公共場所應盡速設置AED,珍視寶貴生命,避免遇急救事件卻無AED可用,未來更會協助監督公共場所AED的設置狀況,一同推廣AED的重要性。

松竹里崇德福德祠田頭公 捐贈自動心肺復甦機神救援偏鄉

台中市北屯區崇德福德祠於2月6日上午舉辦「自動心肺復甦機捐贈儀式」,廟方將信眾香油錢節餘款採購4台總價約360萬元的自動心肺復甦機捐贈給澎湖縣、彰化縣、雲林縣、台東縣等4縣市消防局。並由管委會主委洪嘉澤代表捐贈帶頭向土地公稟報。

崇德福德祠主委洪嘉澤指出,崇德福德祠田頭公廟長年熱心社會公益,包含關懷弱勢團體、頒發獎學金及農曆初二、十六提供平安餐等。

整個牆面接受來自各界表揚的感謝狀

主委洪嘉澤決議捐贈自動心肺復甦機至消防單位

主委洪嘉澤表示這次信眾香火錢節餘的360萬元原本要捐救護車,經接洽臺中市政府消防局後獲悉捐救護車要等2至3年,消防單位回應自動心肺復甦機更適合,也因為臺中市政府消防局已有編列預算採購自動心肺復甦機,經評估醫療資源相對較少的偏鄉更需要,加上得知台東、彰化、雲林、澎湖等四縣市消防局亟需救護器材,卻面臨經費不足的窘境。

 

因此崇德福德祠田頭公廟決定於今年捐贈自動心肺復甦機給上述四縣市,強化救護車的配備;這也是累計至少十年的香油錢結餘款,希望能讓土地公的愛心擴大到偏遠地區。

defibtech美國原廠生產的Lifeline ARM 自動心肺復甦機可裝設於救護車上,在送醫過程中幫心跳停止患者做體外心臟按壓,讓消防員保留體力並有充足時間評估症狀以做適當的處置。

前松竹里長洪進喜表示,崇德福德祠田頭公廟是當地的宗教信仰中心,擁有超逾一百年的悠久歷史,信眾來自各地,參拜香火鼎盛;當初是由務農家庭奉祀,爾後經善心人士協助建廟,104年曾進行整修工程,改建為松竹里崇德福德祠。

同時也於此次捐贈活動安裝救命神器AED於崇德福德祠田頭公廟的飲水機旁,默默守護虔誠的信徒與周邊的民眾。

相關新聞:

中國時報-北屯田頭公捐自動心臟按壓器 神救援偏鄉

台灣時報-中市崇德福德祠田頭公廟捐贈四台自動心臟按壓器給四縣市

天氣驟降 當心急性心肌梗塞來報到 關鍵急救口訣立即學

根據氣象局預報,未來一週強冷空氣南下,氣溫驟降,不排除在週末出現10度低溫。
在天氣變冷的時候更容易誘發心臟疾病,尤其以急性心肌梗塞最為常見,近年發病患者更亦趨年輕化,不僅限於中老年人,千萬不能輕忽。

人體受到寒冷的刺激後,會促使血管收縮痙攣,心跳加快,這樣會造成心臟血管壓力的增加,血管收縮容易裂開或產生血栓,引發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因此除了要做好身體保暖外,有任何症狀就應該立即就醫。

而易罹患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險族群有:心肌梗塞家族史、男性、肥胖、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抽煙、熬夜及生活壓力大的人等徵象。

避免心肌梗塞發生的預防方法包含:
1.進行規律的運動 2.控制血壓3.清淡飲食4.藥物治療5.戒(少)菸6.不熬夜

而當我們遇到因急性心肌梗塞而昏倒的患者,我們該如何協助急救呢?
盡快施行CPR和使用AED電擊,可以大幅增加患者存活機會。

 

關鍵急救口訣為:「叫、叫、C(壓)、D(電)」:

1.「叫」:確認患者呼吸意識

2.「叫」:手機撥打119求救並取得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AED)

3.按「壓」胸部施行心肺復甦術(CPR)

4.開啟AED電源,將電擊貼片貼在患者胸前,依AED語音指示執行「電」擊。

延伸閱讀 AED急救認知Q&A

急救期間很重要的一點是盡速取得AED,目前在公共空間包含交通要衝、觀光區、學校、購物場所、旅館等 ,皆有裝設AED,若您身處的公共空間尚無裝設AED,建議盡速採購裝設以備不時之需。

愛心企業「志明雲石」捐贈「專業款AED」至澎湖縣消防局吉貝分隊

11月4日於澎湖縣消防局辦理捐贈活動,當天有國內愛心企業「志明雲石」捐贈「心電圖款AED」,以及已故金馬影帝陳松勇友人陳韋翰,代表捐贈「陳松勇紀念號」救護車予澎湖縣政府消防局,並由澎湖縣長賴峰偉代表受贈。

志明雲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俊智先生及黃雅慧小姐,秉持「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及「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捐贈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1組,將配置於吉貝分隊,強化離島緊急救護量能。

「志明雲石」邱俊智董事長表示,很高興藉由此捐贈活動的機會,讓他們能從桃園來到澎湖,身為桃園統天宮恩主公的學生(又稱為鸞下生),我們有義務把愛傳遞出來,有使命來幫助最需要協助的地方,也因緣際會認識了立偉電子來協助捐贈的媒合成功,上週我們也集結了家人們的愛心,捐贈2台AED至屏東縣的偏鄉部落。
希望透過此次捐贈拋磚引玉,讓更多人願意協助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圖為志明雲石邱俊智董事長致詞

 

 

圖為澎湖縣長賴峰偉致詞

澎湖縣長賴峰偉表示,提升澎湖離島在地醫療水準,是縣府最重要的施政目標之一,其中緊急救護與在地醫療更是相輔相成,澎湖消防局近年來已爭取各界捐贈救護車,今年已獲贈5部救護車分別配置在將軍、鳥嶼、花嶼、虎井等2、3級離島決島上無救護車等困境、保障離島民眾。

 

另外,消防局也利用今天捐贈儀式的場合,由賴縣長致贈親筆墨寶,表揚災害搶救科科員吳政男(鳳凰獎-消防楷模)、義消澎南分隊分隊長陳志龍(鳳凰獎-義消楷模)、義消湖西宣導分隊幹事葛菁菁(全國防火宣導志工菁英)等3位警義消同仁的傑出表現,並恭喜他們榮獲全國最高榮譽的獎項-「鳳凰獎」及「全國志工菁英獎」。

 

相關新聞:

中央通訊社-金馬影帝陳松勇遺愛 捐贈高階救護車給澎湖

澎湖爆報/已故金馬影帝遺愛澎湖 陳松勇紀念號救護車4日舉行捐贈

桃園統天宮善信捐贈二台AED予屏東縣政府衛生局獅子鄉衛生所 守護偏鄉民眾生命安全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呂孟倫技正與捐贈者代表立偉電子劉福興董事長以及廠商同仁們共同合影

 

桃園統天宮奉祀五聖恩主,並以關聖帝君(恩主公)為主神,遷院現址、昇宮迄今已有六十餘年之歷史,香火鼎盛,信徒遍及桃園地區。

此次捐贈即是由桃園統天宮虔誠信徒,志明雲石股份有限公司邱俊智董事長與夫人黃雅慧女士帶頭促成。除了邱董事長母親邱陳玉雲女士率先嚮應捐贈一台AED以外,兩位並再感召親友以家人名義(王林美月等八位)再捐贈一台AED,兩台分別捐贈至屏東縣獅子鄉獅子村與南世村活動中心。

圖為桃園統天宮AED捐贈活動暨急救教育訓練

 

捐贈者邱俊智董事長與夫人黃雅慧女士常年參與宮內公益活動,已於今年率先捐贈一台AED,放置於統天宮內,守護信眾生命安全,並在得知許多消防救護單位的救護車與偏鄉據點,目前仍缺乏救護設備需要民間力量協助後,更規劃捐贈澎湖縣消防局救護車上使用的「心電圖型AED」急救設備。

 

屏東縣衛生局技正表示:「感謝捐贈者的愛心讓偏鄉居民生活更安心」

圖為屏東縣政府衛生局呂孟倫技正(右)與捐贈者代表立偉電子劉福興董事長(左)

 

10月26日於屏東縣政府衛生局辦理AED捐贈儀式,由立偉電子廠商代表捐贈者接受屏東縣政府衛生局技正頒贈感謝狀。

立偉電子劉福興董事長表示非常感謝捐贈者的愛心,有了這兩台的救命神器讓偏鄉地區的居民能更加安心。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呂孟倫技正表示因為獅子鄉兩部落沒有設置AED,擔心民眾生命安全,期許能盡快設置AED。
於是衛生局開始積極尋找資源,而成功促成此次捐贈的關鍵,即來自消防局主動提供的資訊,得知立偉電子有協助愛心捐贈媒合,才得以協助完成此次美事。

目前屏東縣政府衛生局偏鄉離島的衛生所AED皆已佈建完成,更於107年時也透過衛福部補助計畫協助3個偏鄉設置完成22台AED,在偏鄉巡迴醫療也陸續有愛心捐贈媒合成功,後續如有急救設備的需求也會建立起良好的聯絡管道並積極協助捐贈媒合。

這次捐贈的其中一台高階AED機款,附有螢幕,可做動畫急救教學的功能;能協助民眾在忘記使用方法時能更有效的引導施救,避免急救時慌張而聽不見教學指示音的困擾。

圖右為DDU-E2300 VIEW 螢幕款 AED裝設至南世村活動中心

圖左為 FRX AED裝設於獅子村活動中心

 

捐贈活動結束隔天,立偉電子團隊立即辦理「CPR+AED急救教育訓練」,教導民眾正確使用AED進行急救的流程,安排裝設AED,並期許這兩台AED守護居民的生命安全。

『有愛迎福心想事成』團隊 百人傳愛 捐贈新竹縣消防局12導程心電圖機

救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時間是最重要關鍵。來自新北市的「有愛迎福心想事成」團隊於10月6日捐贈新竹縣政府消防局峨眉消防分隊1台總價約20萬元的12導程心電圖機,未來將守護峨眉鄉5,332位鄉民的心跳聲。

本次捐贈發起人簡筠臻女士表示,女兒去年以因意外離世的父親名義,捐贈新竹縣山崎消防分隊1台12導程心電圖機,始知心電圖機對到院前心臟疾病患者的重要性,因此在群組中號召好友一起做愛心,沒想到一呼百應,共有132名友人加入捐贈行列。
簡筠臻指出,本次捐贈者為自己或親友的友人,為方便稱呼便以自己很喜歡的一句話取名為「有愛迎福心想事成」團隊,簡筠臻說,心中有愛就會迎來福氣,只要心中嚮往就會成功,多一點愛就會讓社會更安寧、更有福氣。

 

此次捐贈活動簡筠臻女士因無法自行前往,由12導程心電圖機的提供廠商-立遠生醫劉福興董事長代表參加接受新竹縣消防局緊急救護科長劉彥承頒贈感謝狀。

劉福興董事長指出「有愛迎福心想事成」團隊是一群非常有愛心的人,藉由簡女士與友人的號召才促成這次12導程心電圖機的捐贈。
很感謝簡女士信任我們提供的優質醫療設備,每次累積一筆愛心捐贈時就會聯繫我們協助提供緊急醫療設備給有需求的消防局。

 

捐贈活動更現場生動活潑的演繹了一段實際使用12導程心電圖機的情境,從患者身體不適感到胸痛開始,報案後峨嵋分隊的急救人員即刻抵達現場協助確認患者狀況,並立即準備貼上專利型單片式心電圖貼片於患者胸部,由輕巧型心電圖機進行現場判讀,將心電圖即時傳輸至Line群組透過指導醫師確認,如需進行心導管手術就可盡早安排前往可專門處理的醫院。

「有愛迎福心想事成」團隊是從去年底起開始陸續捐贈12導程心電圖機,目前已經分別捐贈給南投縣的竹山分隊以及新竹市的中山分隊,本次捐贈給峨眉消防分隊的是第3台,未來的目標是希望能捐滿10台,至於受贈的單位不受限,只要是有需要的地方,他們都很願意付出。

心肌梗塞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且年齡持續下修中,新竹縣政府消防局105年起陸續在各分隊設置12導程心電圖機,目前縣內20個分、小隊、30輛救護車中,已經有25台12導程心電圖機,111年1月至9月本縣共有20件被偵測為疑似心肌梗塞案件,其中12件到院後接受心導管手術治療,成功拯救12條人命。

 

新竹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科長劉彥承表示,本次受贈的是最新型的12導程心電圖機,體積輕巧僅67公克;簡易性的電極貼片,容易操作,10秒內就能立即判讀,縮短患者就醫時間,提高治癒的機率。只要是主訴胸痛、胸悶的患者,救護人員都會在現場為其量測心電圖,並透過即時通訊軟體Line將心電圖上傳至線上指導醫師群組即時判讀。劉彥承表示,感謝善心人士的捐贈,目前新竹縣13鄉鎮市內都已經有12導程心電圖機,未來的目標是希望能讓新竹縣內30輛救護車上完成布建,成為新竹縣民心臟的守門員。

 

 

大大寬頻電視新聞連結

立偉電子「智慧AED連線管理方案(呼叫AED)」榮獲數位產業署主辦《前瞻公益實證賽》佳作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9月27日舉行「《前瞻公益實證賽x創業歸故里競賽》頒獎典禮」,展現各新創團隊投入於城鄉發展及社會公益的韌性,
此次實證賽以「新型態『遠距』應用」、「災害/意外風險防範」、「環境品質保護與極端氣候」及「社會福祉與弱勢照護」為4大類別,共吸引137件運用5G、AI、無人機及數位應用等技術之科技解題提案,透過共創媒合、解題驗證等機制,最終淬鍊出15件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科技應用解決方案,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揭曉獲獎名單。
抱走評審大賞的為「點點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海上調查及清理作業與無人載具結合的「海污清理無人載具」為提案,解決「港灣海漂垃圾清掃智慧方案」議題。
而「災害/意外風險防範」、「社會福祉與弱勢照護」及「環境品質保護與極端氣候」等類別共有4組團隊獲得佳作。

其中「災害/意外風險防範」類別的立偉電子透過「智慧AED連線管理應用解決方案」榮獲佳作,結合IOT物聯網24小時連線監控的「AED連線管理系統」讓管理AED設備妥善。
系統更可在發生OHCA事件時,民眾撥打119報案後,119勤務中心即會將案件推播到附近箱體發報語音,透過掃描箱體QRCode開啟線上地圖可讓附近人員迅速前往現場協助急救,提高救援成功機率。
同時為了解決AED管理妥善問題,只要掃描箱體QRCode就可開啟AED維護履歷資訊,查看AED維護狀況與耗材到期日,網頁清楚顯示主機序號、電池、貼片效期、維護保養紀錄。

頒獎典禮安排2個競賽《前瞻公益實證賽x創業歸故里競賽》的15組參賽團隊上台與大家分享科技應用方案成果,現場更安排參賽團隊展示攤位供現場來賓參觀交流。

圖為前瞻應用與公益創新實證賽參賽團隊: 雲守護i照護 舞台發表

 

現場立偉電子的展示攤位也吸引許多貴賓想了解「呼叫AED」的AED智慧應用解決方案,不需要透過下載APP來協助急救,只要快速掃描QRCode就可以開啟地圖導航協助前往急救地點,平時還能查看AED的各項履歷資訊,如同農產品生產履歷一般,可確保AED能正常使用無虞,讓廠商或AED管理人能即時維護確認。

未來更將結合消防署推出的急救先鋒系統進行實際推撥應用,將能造福更多需要急救協助的民眾,讓AED動起來抵達需要及時使用的人身邊。

 

相關新聞:

自由時報  前瞻公益x創業歸故里賽 「海污清理無人機」抱大賞

工商時報   前瞻公益實證賽 打造未來城市藍圖

中央社《前瞻公益實證賽x創業歸故里競賽》頒獎典禮暨觀摩交流活動,聚焦智慧城鄉科技力,打造未來城市藍圖

【企業職場健康管理解決方案專欄 Part6】復工評估,讓您安全的回到職場

勞工在受傷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什麼時候是「復工」的適當時機?是這些勞工總有一天需要面對的課題。而在勞工重返職場時,往往有一些擔憂及問題需要面對,包含「目前的身體狀況是否可以勝任工作?回去工作會不會造成疾病的惡化?回去職場會不會造成自己或他人的危險?若身體狀況仍未完全恢復,需不需要給予工作限制或者調配其他職務?」。此時如何讓您安全的復工,是職場健康管理解決方案醫護人員的重要職能之一。

 

復工的基本原則,是讓勞工安全的回到職場,由職場健康管理解決方案醫護人員按照勞工的疾病恢復情形,以及工作的詳細作業內容,協助其評估是否能回到原職務,或者需協助其調整至合適的工作。在做復工評估時,應考量以下三項原則:

風險(risk)、體能(capacity)、耐受性(tolerance)


1.風險(risk)

需評估勞工復工後,執行職務時是否可能對勞工本人、同事,甚至對其他人員們造成傷害。

 

舉例如下:

a.勞工腰部罹患腰椎椎間盤突出,其工作內容為物流業,從事貨物搬運的工作,若勞工身體能力尚未恢復,復工後有可能造成病情惡化。

b.勞工眼睛受傷,造成視野缺損,其工作為客運司機,若沒有適當的評估即返回職場,有可能造成用路人的危險,也可能波及到勞工本人以及乘客。

 

2.體能(capacity)

需評估勞工在傷病之後的身體功能,是否已足以讓勞工勝任原職務。

 

舉例如下
a.勞工發生腦中風後造成右半身肌力下降,工作為需雙手協力搬抬重物,若勞工右手無法有足夠的肌力負重,單靠左手並無法穩定的搬抬,則可能無法執行其原職務。

b.勞工車禍右小腿骨折,步態不穩,工作中會使用推車運送貨物,需頻繁走動,則執行職務可能會有困難。

 

3.耐受性(tolerance)

需評估勞工在復工後,承受工作或活動的能力。與前述的風險和體能不同,耐受性可涉及心理或生理,無法用客觀方式做測量。

 

舉例如下:

a.勞工從事文書工作,於上班途中發生車禍造成手部挫傷,傷病復原後功能正常,客觀檢查也都無異常,但仍覺得手部容易疲累無力。

b.發生職業傷害之後,身體已康復並且功能正常,返回職場後對於工作壓力的忍受程度下降,自覺無法完成每天的工作。

 

職場健康管理解決方案醫護團隊可根據以上原則,協助勞工進行復工評估。若勞工的傷病情形較複雜,工作內容較繁重等情況下,可以至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職能復健專業機構(註一)」就醫,進行「工作能力評估」。假使評估勞工仍無法勝任目前工作,可嘗試階段性、漸進式的復工,與主管協調職務內容、工作時間、工作任務等等。

 

若勞工目前工作能力與工作所需能力有明顯落差,並且預期可透過特別的訓練而達到能力的進步,則可嘗試安排「工作能力強化訓練」,可從肌力、肌耐力、活動度、平衡能力、姿勢轉換能力、甚至針對心理輔導及社會適應能力等各面向做加強訓練,唯須願意配合每週至少2次、每次2小時以上、持續4至8週不間斷的訓練課程。

 

復工評估實例:鷹架工人發生右側大腿壞死性肌膜炎。

 

本勞工在騎機車上班路程中發生交通意外,經檢查發現右側大腿深層肌肉穿刺傷、引發壞死性肌膜炎。此勞工擔任鷹架工程人員,主要職務為搭設及拆除鷹架,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彎腰、蹲姿、攀爬工作梯與鷹架與偶爾需要匍匐前進,以及需要經常搬運、抬重30-50公斤物品,最大負重在70公斤,為極重度負重工作。

工作能力評估結果:當個案行走半小時、蹲站動作或膝部有不當扭轉動作時,其右膝便會有痠痛感,當天氣變化較大時,其傷疤處也會有疼痛不適感,此外大腿肌力、耐力稍差,在抬重從地板到腰部的過程中,蹲姿時右膝不穩定,出現輕微晃動之狀況。在連續攀爬樓梯或負重下爬樓梯仍有相當部分困難,可搬運25公斤物品下攀爬樓梯,但耐力不足,且重量若提升至25公斤以上,其膝部的支撐力便會減低,容易有軟腳的感覺,因此以勞工目前負重能力來說,以「中至重度負重」型職務較為適宜,意即最大抬重25公斤,若工作為經常抬重作業,則最多搬抬12公斤的物品,且盡量減少負重下攀爬樓梯,以及避免長時間蹲姿、跪姿等膝部負荷較高之職務。若公司可接受以上條件,且可先減少鷹架上下頻率,則可嘗試復工。復工初期嘗試階段性、漸進式的復工,先讓勞工有機會返回職場,再根據勞工的工作能力而循序漸進的增加工作強度,目標期望能逐步回到原職務。


圖:職業醫學科醫師實際至工地現場做現場訪視

 

總結:

勞工因事故暫時離開職場,在復工之時,如有職場健康管理解決方案醫護人員協助進行復工評估,整體評估勞工的風險、體能、耐受性,讓勞工可以安全地返回職場。如執行原職務仍有困難,也可以與主管一同討論與協調適合勞工的職務內容。若勞工的傷病情形較複雜,工作內容較繁重等情況下,可以至職能復健專業機構進行「工作能力評估」,全面性的了解復工的可能性。若勞工工作能力與工作所需能力有明顯落差,並且預期在有計畫的職能訓練後會有進步,則可安排「工作能力強化訓練」。職場健康管理解決方案醫護人員可透過以上原則,一起協助勞工順利復工。

 

註一:可參考職業安全衛生署公布之「職能復健服務單位聯絡資訊」,內有醫療院所、聯絡資訊、服務項目等

 

 

作者介紹

 

廖哲緯,亞東醫院職業醫學專科醫師,前臺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

多年致力於職業傷病勞工服務,有多家企業職場健康管理解決方案、各式事業單位現場訪視等經驗。期望把職業醫學的專業變成淺顯易懂的圖文,白話地傳達理念,與您一起守護職場健康。

 

Facebook:職醫要走

Instagram:l.eomdr

個人網站:eom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