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中學450位師生 共學AED+CPR,AED推廣大使田知學醫師說:要大家相信自己做得到
田知學醫師從小於南投信義鄉長大,熟悉的山中生活到後來城市的求學歷程,環境改變及人為的影響並沒有改變田醫師的樂觀與積極向上的正面能量!
本次特受邀回到母校明道中學,為師長、學弟妹們推廣AED急救的好處及使用方式,內心悸動無法言語。她分享給學弟妹們求學的心路歷程,在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會遇到的難題,希望學弟妹們可以放心地與師長溝通請益,也期許同學間互相幫助,減少校園霸凌再次造成的遺憾。

當年的布農族女孩,青澀可愛
心之所望,AED遍地開花
「我們都是平等的」田醫師的爸爸從小就給她根深蒂固的觀念,不要害怕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人生來平等,不論是在身份地位亦或是環境使然,即使是生命也是如此;因此大力推廣AED急救,希「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落實救心英雄人人有的環境,不再讓突發意外成為每一個家庭的遺憾。

田醫師分享求學歷程中,父親對自己的啟發
本月(15)日AED推廣活動,來到台中明道中學,教導國三直升部同學認識並熟記急救的重要性,CPR+AED如何在黃金救援4分鐘的時間與死神拔河,讓急救口號「叫叫壓電」深植各位同學的心中,也培養孩子從小正確觀念,遇到突發意外能主動伸手救人。

田醫師親手製作簡報,淺顯易懂的方式傳授急救口號給同學們
校園的環境安全,明道高規格把關
明道校長汪大久表示:「校園學生安全環境,絕對高規把關」,明道中學校內目前共有6台AED裝置,分別宿舍2台、校區4台,未來將依據專業規劃單位中保科技集團及立偉電子之建議,為校內每棟大樓皆增設AED,提高校園安全規格,讓師長、學生及家長們能有更有安心的環境。

明道校長汪大久(右)與田知學醫師開心合影
林仁豪老師補充,明道中學真的很重視校園環境安全,像是校內學生自辦的籃球比賽,即設有「運動傷害防護員」在旁第一線守護,避免學生在運動賽事過程中造成意外,當有球員受傷時,防護員第一時間的處理傷勢,讓同學可以無後顧之憂的發揮最大潛能!這樣的高規格安全防護,也是校園中鮮少能做到的措施。
一起協助今日實作活動的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建議,AED裝置原則應採三高一難為評估基準(高密度、高風險、高效益、難到達),明道中學校內因包含國中部、高中部、綜合高中部及各師長們,人數眾多、大樓間相距甚遠,因此會再與校方溝通適合新增的數量,以提供最安全的校園環境。

青春學子,認真學習
在本次講習活動前,用話劇介紹田醫師的同學們也分享,參與了本次實作活動覺得意義重大,希望自己能更熟記AED急救的方式,跟醫師一樣可以救人無數!
活動最後,田醫師問:「現場有誰想當醫生的嗎?」部分同學靦腆的舉手,其中有位陳同學與我們分享,家中父母皆為醫療相關人員,因為奶奶長年有心臟疾病問題,希望自己能好好學習後保護家人,不讓意外及遺憾發生在自己身上。

上台參與實作競賽的同學說:「我希望可以保護更多人」。同學認真聽講,用心跟著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工作人員學習AED急救操作,現場洋溢著熱情與青春,還有更多感動。

練習完就進行分組競賽了,大家的操作都非常的精準
小小年紀大英雄,實作演練用心,小競賽中得獎同學開心合照

看到同學們認真練習,田醫師感到欣慰
熱血滿載,推廣急救不間斷
今日最優秀的助教團隊(詹勝甯、陳鳴君、林暄澄、劉昱廷、王子瑜)皆具備BLSI急救證照講師資格,在AED實作演練中以最專業並淺顯易懂的方式指導同學們,現場超過450位師生們各個躍躍欲試,讓同學們操作設備能一次上手,也讓助教們深感驕傲!

專業助教團隊開心合影,期待與田醫師下次合體
作為AED推廣的專業團隊立偉電子與同集團的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持續推廣AED設置及操作的重要性,今日感受明道中學的學生的熱情及認真,讓全體中保夥伴認為,這樣熱血的使命更要傳達給更多人知道,中保無限+,讓健康生活不受限。

AED推廣大使,台中場【明道中學】,圓滿成功!



中保科技總經理洪培修分析,未來「全民守護者APP」還要從地方走向中央,後續還會消防署、衛福部談整併
台灣大車隊首創先例,與中保科技集團旗下立偉電子合作,在百輛計程車上安裝行動AED,車身有明顯標示,讓乘車安全多一層保障。





中保科技集團副董事長林建涵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讓更多民眾下載全民守護者App,也期待結合民間、企業與政府力量,創造更完整的守護網。
台北市與雲林縣「全民守護者」App合作案正式上線,雲林縣消防局副局長蕭哲明(中)代表縣府致贈感謝狀予北市消防局及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右為中保科技集團副董事長林建涵、左為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副局長畢幼明)
北市消防局表揚三名救援路倒民眾的「全民英雄」,包括台灣大車隊司機蕭佑(右一)、圓山派出所警員林智源(左一)及生命之星救護車公司執行長陳德皓(左二)。
台灣大車隊司機蕭佑目擊路倒見義勇為,事發當時圍觀路人與救護員對計程車配有AED都感到相當驚訝。
曾擔任警消的陳德皓,開車時接收到全民守護者App推播,立即趕抵現場急救,並協助將患者送醫。
林智源員警接獲值班同事呼叫,攜帶所內AED前往救援轄區內OHCA民眾。
記者會所在的台北101也是全民守護者App的熱點,採購16部AED安裝在台北101大樓各處。

台灣大車隊營運長周恆倫表示,台灣大車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每季固定舉辦救護教學課程,盼提升司機們急救能力,加入「全民守護者」行列。
消防隊員介紹「全民守護者」App的使用方法,下載後打開App可自動定位,地圖上會顯示周邊的定點AED位置。
圓山分隊消防隊員許志峰表示,很多民眾遇緊急事故時不曉得哪裡有AED,只要下載「全民守護者」App,就能在最短時間內取得AED。
台灣大車隊為增進司機急救應變技能,每季舉辦防災宣導及CPR+AED講習課程,邀請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到場指導。
司機大哥大姊們熟記CPR及AED操作口訣,並在專業指導下實際演練操作。
台灣大車隊的行動力強,司機大哥大姊們認真學習CPR+AED操作方法,期許遇突發狀況時能挺身而出,把握黃金時間挽救寶貴性命。
























所有場館都有專業救護防線,選手們更能安心參賽,努力締造佳績。(圖片取自/
副總統賴清德出席開幕典禮,勉勵全大運選手發揮努力不懈的運動家精神,爭取最高榮譽!(圖片取自/
競爭激烈的4×200公尺自由式接力決賽,挑戰選手爆發力和團隊默契。(圖片取自/
「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由國立高雄大學主辦,今年共18種競賽場館分佈於高雄路竹、楠梓、苓雅等12個行政區。
全大運主辦方高雄大學代理校長莊寶鵰,於會中感謝立偉電子、高醫醫療團隊以及工作人員的大力協助。
中保關企立偉電子長年贊助AED供各大活動以備不時之需,今年也贊助20台AED於「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賽事期間使用。
立偉電子董事長劉福興表示,學會使用AED能在黃金4分鐘內來救回患者性命,減少腦死、猝死的憾事發生。

為了守護各選手,裝設於各場館的AED。
「我們的書房筆記讀書會」9月17日舉辦「知心護心」活動,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服務團隊到場做CPR+AED示範教學,現場座無虛席。
「我們的書房筆記讀書會」發起人祝康珮(持麥克風者)主辦這次活動,在她活潑的主持帶動下,與會者對CPR+AED教學反應熱烈。
任勗龍醫師綜合臨床經驗及國內外研究,分享心臟保養之道。
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服務團隊詳加說明CPR+AED操作方式,並示範急救步驟。
在講師從旁指導下,兩人一組交互演練,確定能執行CPR並使用AED。
這個方形盒子到底該怎麼用?AED操作口訣是「開貼插電」,意即打開電源、貼上貼片、插上貼片導線插座、分析心率、準備電擊。
任勗龍醫師強調,愈快啟動CPR+AED,恢復病人的呼吸與血流,送醫後完全救治回來的機率就愈高。
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在活動現場設有「公眾健康站」,為與會者做簡易的心律變異分析。
任勗龍醫師演講時,他的太太祝康珮在一旁拍攝台下觀眾反應。
現場湧入將近200人,專程來聽任勗龍醫師的演講,宛如「粉絲見面會」。
期盼每個部落都設有AED的田知學醫師,日前深入霧台鄉三部落推廣CPR+AED教學。
霧台岩板巷是由黑灰色板岩平鋪於地上砌成的原住民文化步道,兩邊有陶壺裝飾。
部落獵王的房舍外觀,仔細一看,屋簷下吊掛著山豬下顎牙床,數量驚人。
位在衛生所旁邊的瞭望台,可以俯瞰谷川大橋以及鄰近山巒風景。
田醫師以互動問答的方式開啟急救教育課堂,讓部落學員記憶深刻。
訓練活動中,田醫師仔細講解急救步驟與動作,讓民眾實際體驗時更上手。
在大武部落,會施行CPR的人口密度相當高,但他們依然想要不斷練習並精進,因此邀請田醫師到部落再為他們上一堂課。



訓練課程中,魯凱皇家學院的長輩向田醫師提出擔憂:「幫別人施作CPR時,萬一壓斷他的肋骨,該怎麼辦?」
田知學醫師與謝孟廷醫師(右)雙人演練,傳授如何針對嬰幼兒施以哈姆立克法。
針對嬰兒胸外按摩,是以雙手大拇指按壓胸骨中間,深度5公分。
因為自己懷有身孕,來自牡丹鄉的照服員兼活動指導老師丁敏祺(左)與她的同事戴珮淳,積極尋求關於嬰幼兒的急救方式。她表示,部落中也有許多孩童,有些特殊時刻也需要救助,希望能確實學到急救方式把握黃金搶救時間。
當天參加CPR+AED課程的部落民眾,皆可獲得一張課程證明。
田醫師急診室夥伴謝孟廷醫師(中),耐心指導部落兒童使用AED。
大武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顏文慶表示,兩年前部落自行加強民眾急救訓練,讓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都學會CPR,密度在當年為全國之冠。
大武青年發展協會理事長杜超勇,邀請田醫師到大武部落分享急救經驗,同時指導如何正確使用AED。
哈尤溪岩層因含有鐵、硫磺、石英等礦物形成紅、黑、黃、白等顏色,蔚為奇觀。(圖片擷取自




霧台鄉公所會議室舉辦的急救訓練課程,由謝孟廷醫師主講,田知學醫師當起助教。
田知學醫師賣力認真壓胸,親自演練CPR與操作AED。
在霧台衛生所服務超過19年的護理長陳慧雅,陪伴了當地居民走過八八風災,提供無微不至的醫療照護。
霧台的衛生所醫護人員,積極推廣CPR+AED,期望部落民眾在救護車到達前掌握黃金急救時間。
霧台對外聯絡全靠這條全台灣最高的橋「谷川大橋」。
前往大武部落唯一的聯外橋樑「古仁人橋」,又名酒測橋,只容一車驚險通過。
當自己噎到卻四下無人時,該如何自救?田醫師拖來一張椅子,將椅背頂端抵住上腹部正中線向上擠壓,將異物排出。
魯凱皇家學院的學員年事已高,雖然無法親自體驗急救課程,依舊緊盯著年輕人的動作,希望能將口令動作記下來。
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服務團隊隊員于宗平仔細指導CPR施壓手勢。
AED服務團隊高雄分公司訓練員高應杰指示AED電擊時,暫時不觸摸病患身體。
第三場於長治鄉的「魯凱皇家學院」舉辦,許多部落長輩前來參與,期望自己也能學習到急救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