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中學450位師生 共學AED+CPR,AED推廣大使田知學醫師說:要大家相信自己做得到

田知學醫師從小於南投信義鄉長大,熟悉的山中生活到後來城市的求學歷程,環境改變及人為的影響並沒有改變田醫師的樂觀與積極向上的正面能量!

本次特受邀回到母校明道中學,為師長、學弟妹們推廣AED急救的好處及使用方式,內心悸動無法言語。她分享給學弟妹們求學的心路歷程,在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會遇到的難題,希望學弟妹們可以放心地與師長溝通請益,也期許同學間互相幫助,減少校園霸凌再次造成的遺憾。

 

當年的布農族女孩,青澀可愛

 

 

心之所望,AED遍地開花

「我們都是平等的」田醫師的爸爸從小就給她根深蒂固的觀念,不要害怕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人生來平等,不論是在身份地位亦或是環境使然,即使是生命也是如此;因此大力推廣AED急救,希「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落實救心英雄人人有的環境,不再讓突發意外成為每一個家庭的遺憾。

 

田醫師分享求學歷程中,父親對自己的啟發

 

 

本月(15)日AED推廣活動,來到台中明道中學,教導國三直升部同學認識並熟記急救的重要性,CPR+AED如何在黃金救援4分鐘的時間與死神拔河,讓急救口號「叫叫壓電」深植各位同學的心中,也培養孩子從小正確觀念,遇到突發意外能主動伸手救人。

 

田醫師親手製作簡報,淺顯易懂的方式傳授急救口號給同學們

 

 

校園的環境安全,明道高規格把關

明道校長汪大久表示:「校園學生安全環境,絕對高規把關」,明道中學校內目前共有6台AED裝置,分別宿舍2台、校區4台,未來將依據專業規劃單位中保科技集團及立偉電子之建議,為校內每棟大樓皆增設AED,提高校園安全規格,讓師長、學生及家長們能有更有安心的環境。

 

明道校長汪大久(右)與田知學醫師開心合影

 

林仁豪老師補充,明道中學真的很重視校園環境安全,像是校內學生自辦的籃球比賽,即設有「運動傷害防護員」在旁第一線守護,避免學生在運動賽事過程中造成意外,當有球員受傷時,防護員第一時間的處理傷勢,讓同學可以無後顧之憂的發揮最大潛能!這樣的高規格安全防護,也是校園中鮮少能做到的措施。

 

一起協助今日實作活動的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建議,AED裝置原則應採三高一難為評估基準(高密度、高風險、高效益、難到達),明道中學校內因包含國中部、高中部、綜合高中部及各師長們,人數眾多、大樓間相距甚遠,因此會再與校方溝通適合新增的數量,以提供最安全的校園環境。

 

 

 

青春學子,認真學習

在本次講習活動前,用話劇介紹田醫師的同學們也分享,參與了本次實作活動覺得意義重大,希望自己能更熟記AED急救的方式,跟醫師一樣可以救人無數!

活動最後,田醫師問:「現場有誰想當醫生的嗎?」部分同學靦腆的舉手,其中有位陳同學與我們分享,家中父母皆為醫療相關人員,因為奶奶長年有心臟疾病問題,希望自己能好好學習後保護家人,不讓意外及遺憾發生在自己身上。

 

 

 

上台參與實作競賽的同學說:「我希望可以保護更多人」。同學認真聽講,用心跟著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工作人員學習AED急救操作,現場洋溢著熱情與青春,還有更多感動。

 

 

 練習完就進行分組競賽了,大家的操作都非常的精準

 

 小小年紀大英雄,實作演練用心,小競賽中得獎同學開心合照

 

看到同學們認真練習,田醫師感到欣慰

 

 

 

熱血滿載,推廣急救不間斷

今日最優秀的助教團隊(詹勝甯、陳鳴君、林暄澄、劉昱廷、王子瑜)皆具備BLSI急救證照講師資格,在AED實作演練中以最專業並淺顯易懂的方式指導同學們,現場超過450位師生們各個躍躍欲試,讓同學們操作設備能一次上手,也讓助教們深感驕傲!

 

專業助教團隊開心合影,期待與田醫師下次合體

 

 

作為AED推廣的專業團隊立偉電子與同集團的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持續推廣AED設置及操作的重要性,今日感受明道中學的學生的熱情及認真,讓全體中保夥伴認為,這樣熱血的使命更要傳達給更多人知道,中保無限+,讓健康生活不受限。

 

AED推廣大使,台中場【明道中學】,圓滿成功!

中保科技集團 全國首創行動AED急救安全網,「全民參與、聯手救援」全民守護召集令

 

雲林縣政府消防局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今(31)日舉辦「全民參與、聯手救援」 全民守護召集令記者會,以「全民守護者APP」為核心,此舉讓雲林縣成為繼台北市以後,第二個啟用全民守護者APP的縣市,希望在雲林全面推廣,萬一民眾在公共場所發生心跳停止事件時,能黃金時刻,讓更多熱心民眾到場救援,因此也提供300元 7-11禮券共50名回饋獎助,希望全民 參與、聯手救援。

 

「全民守護者App」為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與臺北市消防局共同開發,廣結具有CPR急救技能之志願者,當消防局受理並確認為OHCA(到院前心跳停止)案件時,利用App推播通知周邊有效範圍內的志願者,透過簡易回覆與引導,期使志願者能在救護車到達前,先抵達待救者身邊,把握黃金搶救時機,儘早實施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或CPR。

 

 

 

自108年1月App正式上路以來,已累計2萬6千多人下載註冊,累計啟動總件數達429件,以科技守護大家的安全與健康。只要安裝「全民守護者App」,就能立刻指引民眾取得最近的AED。

 

中保科技總經理洪培修表示,雲林是我們走出新北、雙北之外,很關鍵的起始點,這一步我們很珍惜,更期許「全民守護者App」能推廣到全國各地,很感謝雲林縣的積極響應,守護雲林民眾的安全,打造雲林的守護者平臺!洪培修也分析,未來「全民守護者APP」還要從地方走向中央,後續還會消防署、衛福部談整併,發展全國版,把雲林縣的典範經驗分享,推廣到各縣市!

 

中保科技總經理洪培修分析,未來「全民守護者APP」還要從地方走向中央,後續還會消防署、衛福部談整併

 

號召雲林百行百業加入全民守護者APP 打造全國守護網

中保科技林建涵副董事長也表示希望經由這次活動,有更多民眾下載「全民守護者App」,也期待更多縣市、企業看到這個守護網的重要性,並結合民間、企業與政府力量,攜手創造更緊密的合作* 加入全民守護者行列:0800-221-195

 

全台首支行動AED車隊 各角落展現關鍵守護力量

此外,除了全民守護App之外,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也促成了中保科技集團與台灣大車隊的合作,打造全國首創行動AED急救安全網,台灣大車隊創全台計程車隊先例,在計程車上安裝AED,讓小黃變身救命急先鋒,隨時展開救援任務,打造「行動AED車隊」,徹底落實全民守護的理念!

 

 

台灣大車隊首創先例,與中保科技集團旗下立偉電子合作,在百輛計程車上安裝行動AED,車身有明顯標示,讓乘車安全多一層保障。

 

中保科技集團林建涵副董事長表示:「中保科技集團從『用科技守護大家』的初衷出發,現在除了「全民守護者App」,行動AED的加入讓整個守護網更加完整堅固,預期提升救援成功率。」

 

全民守護者App下載網址
iOS版(App Store)Android版(Google Play)

 

新聞影音分享

全國首創行動AED急救安全網啟用,3個救命英雄現身

台北市消防局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1月28日在台北101舉辦「『全民英雄 心動救援』AED英雄召集令」記者會,打造全國首創行動AED急救安全網,在台灣大車隊百輛計程車安裝AED,並發布北市與雲林縣「全民守護者」App合作案正式上線,會中也表揚三名救援路倒民眾的守護者。

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臺北市消防局、台灣大車隊、台灣飛利浦舉辦「『全民英雄 心動救援』AED英雄召集令」記者會,攜手推廣「全民守護者App」,號召民間與企業加入救援行列,並透過守護者親身救援的案例分享拋磚引玉。

「全民守護者」App召喚搶救成功案例愈來愈多,其中三名全民守護者:陳德皓(左起)、蕭佑、林智源出席記者會分享親身經歷,呼籲更多人一同加入救人行列。

中保科技、台灣大車隊聯手,百輛小黃搭載AED趴趴走

中保與台灣大車隊合作打造全國首創行動AED急救安全網,雙北已有100輛計程車隊安裝AED,搶救需要幫助的民眾。中保科技集團副董事長林建涵表示,中保科技集團本著「用科技守護大家」的初衷,由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與北市消防局共同研發「全民守護者App」,去年底加入行動AED,讓整個守護網更加完整,預期提升救援成功率。

「全民英雄 心動救援AED英雄召集令」記者會於1月28日舉行,號召民間與企業加入救援行列。前排左起:雲林縣消防局副局長蕭哲明、台北市消防局副局長畢幼明、中保科技副董事長林建涵、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台灣大車隊集團總經理楊榮輝、台灣飛利浦總經理胡孝揚、保創科技執行長周興國、消防署火災預防組組長周文智。

除了台北市外,雲林縣也加入守護行列,林建涵副董事長希望經由這次活動,讓更多民眾下載全民守護者App,也期待更多縣市與企業看到守護網的重要性,結合民間、企業與政府力量,創造更緊密的合作。「行動AED」往後也會持續擴展,未來全台各地有機會看到更多計程車及大眾交通工具加入,創造全民英雄的時代。

中保科技集團副董事長林建涵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讓更多民眾下載全民守護者App,也期待結合民間、企業與政府力量,創造更完整的守護網。

台北市與雲林縣「全民守護者」App合作案正式上線,雲林縣消防局副局長蕭哲明(中)代表縣府致贈感謝狀予北市消防局及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右為中保科技集團副董事長林建涵、左為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副局長畢幼明)

 

全民守護者App召喚搶救成功,3英雄現身說法

自去年底到今年一月,已有三起救援案例。北市消防局特別頒發感謝狀予這三名「全民英雄」,包括台灣大車隊司機蕭佑、圓山派出所警員林智源及生命之星救護車公司執行長陳德皓。

北市消防局表揚三名救援路倒民眾的「全民英雄」,包括台灣大車隊司機蕭佑(右一)、圓山派出所警員林智源(左一)及生命之星救護車公司執行長陳德皓(左二)。

 

「小黃」司機蕭佑:排班遇上路倒女,車上AED緊急救援

台灣大車隊司機蕭佑分享,日前在某飯店外排班時,見到路旁一名女子昏倒,由於他曾在醫院工作,車隊也安排司機學習CPR及AED教育訓練,加上車內配備AED,立即帶AED衝下車,並請路人撥打119,他先為患者做生命現象評估,也準備好AED待命,所幸救護車火速抵達,將患者送醫。圍觀路人與救護員對計程車配有AED,都感到驚訝又欣慰。蕭佑分享說道,全民守護者App有即時報案功能,也能讓使用者依照消防隊指導的步驟急救,對搶救生命相當有幫助。

台灣大車隊司機蕭佑目擊路倒見義勇為,事發當時圍觀路人與救護員對計程車配有AED都感到相當驚訝。

 

「救護車公司執行長」陳德皓: App連結手表,開車時接到求助訊號

曾擔任警消的陳德皓,為實踐理念創立公司,平日工作就是救人。他說,某天開著公司的救護車,因手表與全民守護者App連結,行進中手表發出震動,他按下接收指令,驚覺現場就在前方600公尺處,立即趕抵進行CPR等急救處置,並協助送醫治療。

曾擔任警消的陳德皓,開車時接收到全民守護者App推播,立即趕抵現場急救,並協助將患者送醫。

 

「圓山員警」陳怡禎:接到App訊號,用AED救了羽球球友

另一個案例發生於一月初寒流來襲之際,圓山派出所值班員警陳怡禎接獲全民守護者App發出訊息,顯示轄區內圓山飯店後山有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民眾,除呼叫救護車,也通知員警林智源攜帶所內AED前往。林智源到場發現該處羽球場有一名男性球友倒地,立即使用AED搶救,縮短救護車抵達前的急救空窗期,並協助稍後抵達的救護人員將患者送醫。

林智源員警接獲值班同事呼叫,攜帶所內AED前往救援轄區內OHCA民眾。

 

推廣全民守護者App,台北市、雲林縣共享資源

台北市消防局副局長畢幼明指出,根據統計,北市平均每年有1800至1900人因OHCA,在救護車抵達前已無呼吸心跳;若能及早實施AED及CPR,存活機率是未實施者的兩倍。只要下載「全民守護者App」,就能立刻指引民眾取得最近的AED。北市也跨域與雲林縣合作,透過全民守護者平台共享資源,期待能夠發揮更大效益。

台灣大車隊將AED帶入移動世代,台灣大車隊集團總經理楊榮輝說,搭配全民守護者App,只要大台北119接獲路倒案件,App會即時推播給案發地點一公里內的計程車,讓司機能盡快前往協助。這次參與的夥伴還有台灣飛利浦,台灣飛利浦總經理胡孝揚表示,AED又稱傻瓜電擊器,飛利浦深耕台灣55年,考量一般大眾使用困難,透由人性化設計的介面,全程中文語音指導,提升施救成功率。

記者會所在的台北101也是全民守護者App的熱點,採購16部AED安裝在台北101大樓各處。

 

救人利器下載量逾2.6萬次,啟動案件429件

全民守護者App廣結具備CPR急救技能的志願者,當消防局受理並確認為OHCA案件時,得透過App推播通知周邊有效範圍內的志願者,透過簡易回覆與引導,期使志願者能在救護車到達前,先抵達待救者身邊,把握黃金搶救時機。自2019年1月啟用,截至2020年底下載量逾2.6萬次,啟動案件共計429件。消防局呼籲民眾踴躍學習CPR及AED操作,並下載註冊全民守護者App,一同加入救人行列,守護生命安全。

全民守護者App下載網址
iOS版(App Store)Android版(Google Play)

 

百台台灣大車隊小黃裝AED,運將大哥蕭佑遇路倒女CPR即刻救援

今年是冷冬年,寒流一波波來襲,全台短短48小時內猝死上百人。為爭取在黃金時間內搶救生命,台灣大車隊首創在百輛計程車上安裝AED,每季舉辦CPR+AED宣導課程,讓小黃司機們遇到路倒時,能在第一時間應變,日前就有搭載AED的司機大哥蕭佑目擊女性路人路倒,火速拿著AED下車,展開救援行動,見義勇為的舉動令人印象深刻,也凸顯了車上行動AED無所不在的救援力。

計程車司機蕭佑排班時目擊路倒,立即拿著AED下車,展開救援行動。雖然救護車很快趕到,沒用上AED,但現場關心的民眾都對計程車上有AED留下深刻印象。

 

計程車龍頭台灣大車隊去年首創先例,與中保科技集團旗下立偉電子合作,在百輛計程車上安裝行動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路上遇有突發事故,可立即搶救。今年冬天寒流來襲,就有搭載AED的司機大哥目擊路倒,火速拿著AED下車,展開救援行動。

 

台灣大車隊首創先例,與中保科技集團旗下立偉電子合作,在百輛計程車上安裝行動AED,車身有明顯標示,讓乘車安全多一層保障。

 

司機大哥目擊路倒,拿AED衝下車即刻救援

 

事發當天早上10點左右,計程車司機蕭佑在台北市文華東方酒店外排班,從後照鏡看到人行道上一位女子昏倒,他立即拿著AED下車。由於曾在醫院當護理師助理,接受過CPR(心肺復甦術)訓練,不慌不忙地先評估生命跡象,拍拍女子肩膀,確認當下已失去意識,接著摸頸部脈搏仍有微弱跳動,再檢查口中有無異物以免嚥住,隨即輕扶後頸以衣服墊高,確保呼吸道暢通。在此同時已有路人呼叫119,當蕭佑做完初步急救動作,救護車已趕到,後續由消防員接手送醫。蕭佑說,雖沒用上AED,但現場關心的民眾都對計程車上有AED留下深刻印象,覺得乘客多了一層保障。

蕭佑大哥曾擔任護理師助理,接受過CPR訓練,急救技巧熟練。

 

每月載客千萬人,百台小黃裝設AED

 

台灣大車隊每月服務人次高達1,000萬,全台車數突破22,000輛。台灣大車隊營運長周恆倫表示,台灣大車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乘車安全是永遠的優先考量,計程車每天穿梭大街小巷,具有高度的移動性,救人的機動性強,在路上遇到路倒意外或突發事故時,如果具備純熟的急救技能,可把握黃金救援時間協助乘客、同事,甚至其他用路人,在消防隊救護人員到場前,給予患者即時協助。

台灣大車隊營運長周恆倫表示,台灣大車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每季固定舉辦救護教學課程,盼提升司機們急救能力,加入「全民守護者」行列。

 

計程車結合「全民守護者」App,AED就近快速送達

 

AED初步安裝於大台北地區100輛計程車上,搭配台北市政府消防局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研發的「全民守護者」App,只要119接獲路倒案件,會立即上傳平台,推播派案訊息給患者所在地一公里內的計程車,司機接收到訊息,按下「取AED」確認鍵,代表會前往事件地點協助。據悉,新北市政府看到台灣大車隊行動AED新聞後,已發起愛心捐贈行動,希望結合更多企業之力讓AED普及化。

消防隊員介紹「全民守護者」App的使用方法,下載後打開App可自動定位,地圖上會顯示周邊的定點AED位置。

 

圓山分隊消防隊員許志峰表示,很多民眾遇緊急事故時不曉得哪裡有AED,只要下載「全民守護者」App,就能在最短時間內取得AED。

 

台灣大車隊為增進司機急救應變技能,每季舉辦CPR+AED宣導課程,邀請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到場指導,今年第一場課程於1月20日登場,吸引近50位司機認真參與。司機們個個熟記CPR及AED操作口訣「叫、叫、壓、電」,並在專業指導下實際演練操作,現場氣氛熱絡。

台灣大車隊為增進司機急救應變技能,每季舉辦防災宣導及CPR+AED講習課程,邀請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到場指導。

 

司機大哥大姊們熟記CPR及AED操作口訣,並在專業指導下實際演練操作。

 

消防隊員也介紹「全民守護者」App的使用方法,司機們立刻拿出手機下載App,盼未來在路上若遇關鍵救命時刻有能力挺身而出。現場示範講解的圓山分隊消防隊員許志峰說,很多民眾遇緊急事故時不曉得哪裡有AED,只要下載「全民守護者App」,打開App就可自動定位,地圖上會顯示周邊的定點AED位置,就能在最短時間內取得AED。由於台灣大車隊車輛多,司機大哥大姊們行動力強,有他們的協助,相信可搶救更多生命。

台灣大車隊的行動力強,司機大哥大姊們認真學習CPR+AED操作方法,期許遇突發狀況時能挺身而出,把握黃金時間挽救寶貴性命。

 

「全民守護者」App除揭示全國公共場所AED地圖,當有人突然心跳停止倒下時,也可透過App呼叫119,再通知周邊的志願者取得最近的AED帶到病人身邊,在救護車到達前先行救援。「全民守護者」App自107年10月上線以來,累計啟動總件數逾700件,救援總人次超過260人。

 

 

全民守護者App下載網址
iOS版(App Store)Android版(Google Play)

日本JR車站路人昏迷,4個17歲高中生靠手機APP找到AED成功救人

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高中生、健身房裡偶然一起運動的會員,這些生活周遭擦身而過的陌生臉孔,看似毫無交集,卻很有可能變成你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救命恩人——如果正確使用AED的話。

 

日本堪稱是全世界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密度最高的國家,上至政府下至國民,緊急救護意識稱得上世界上數一數二,一旦有人在自己面前倒下,就連年僅十幾歲的青少年也能臨危不亂地使用AED、做正確的處置。類似實例不斷地登上日本新聞版面,除表彰當事人的勇敢事蹟,也為國民做最好的示範。

 

四名高中生利用APP找到最近AED,通力合作成功救人一命,因而獲得表揚。(圖片截自/日本Yahoo!新聞

 

 

四名高中生分工合作,用手機找AED救活路人

 

日本旅客鐵道JR橫濱分公司,在12月初時表揚了四名橫濱縣立向之岡工業高等學校的學生。其中兩人在10月某一天放學途中, 途經JR久地車站附近時,發現一名男子倒在階梯上,因此趕緊向站務員求助。在站務員趕來之前,他們也沒有在旁邊空等,第三名經過的學生利用手機APP,查詢附近的AED位置以及醫院;第四名學生則負責將AED取來,四人分工合作,將當事人從鬼門關救了回來。受訪時他們表示:「自己的行動能夠救人一命真是太好了,也感受到一起參與救人行動的朋友的重要性。」至於該JR車站的站長也對四名高中生豎起大拇指:「(四人的行動)值得成為大家的榜樣。」

 

 

AED位置入考題, 高中生學以致用成功救命

 

在日本,類似的故事不只一件。11月時,位於長崎縣一所高中的劍道社,練習過程中一位52歲的校外教練無預警倒下,一旁觀看練習的學生家長馬上為其實施心肺復甦術,而39歲的劍道社顧問立刻指示社員們去找來AED。(西陵高中劍道社練習與訪問影片)距離劍道練習場最近的AED有兩個,分別在體育館樓上和樓下的室內練習室,一名二年級學生因為遲遲等不到早一步出去拿AED的同學,當機立斷衝出去另一處,反而更快帶著AED回到現場。在使用AED和CPR之後,昏倒的教練逐漸恢復意識。

 

事實上,該校相當重視急救教育,一年級學生就必須學習CPR,且校內AED的位置也是重要考題,學生們自然而然把急救知識內化成生活常識,而負責授課的護理老師,對於學生們學以致用、成功救命的行動也大力讚揚。

 

劍道社高中社員練習時,教練突然路倒,找到道場中的AED順利救回教練一命,得到各界肯定。(圖片截自/日本朝日新聞

 

兩分鐘內壓胸按摩,救活率大幅提升

 

另外,在福岡的健身房,兩名護理師和一名牙醫師一聽到「有人昏倒了」,馬上分工合作,一人依照AED的指示操作,其他兩人則施以CPR按摩心臟,最後不僅順利把人救活,而且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表揚儀式上,消防單位特別強調,「有沒有在兩分鐘內對患者壓胸按摩,大大影響了救命存活率。」

 

正在健身房的三名醫護人員掌握CPR+AED黃金救援時間,把正在健身房的陌生人救回來,外界給予掌聲。(圖片截自/西日本新聞

 

嚴肅話題輕鬆說,用動畫教AED使用

 

日本的案例告訴我們,「救命英雄」不須是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任何一位「路人」,甚至十幾歲的高中生都做得到。為了把AED推廣到各個角落、達到終結意外猝死的目標,日本AED財團近日特地製作動畫模擬情境,描寫美式足球社的經理如何引導選手們,把握黃金五分鐘,搶救昏倒的球員恢復意識。短短七分鐘的影片把硬梆梆的知識,用輕鬆有趣、身歷其境的方式呈現。

 

透過動漫,跟著劇中的美式足球教練學會AED+CPR。

 

 

迷你AED扭蛋,扭蛋迷模擬操作

 

腦筋動得快的商人發揮創意,讓AED不再只是教科書裡的圖片或課堂上的道具,而是精緻擬真的AED扭蛋。AED扭蛋以實物的5分之1等比例製作,從外盒到內部的配置、主機、電極貼片、紙版安東尼,彷彿直接用哆啦A夢的縮小燈縮小,讓人不禁想尖叫「卡娃伊」!更重要的是,扭蛋販賣機就能入手,使得AED不再是令人畏懼的機具,民眾只要幾枚銅板就能把迷你AED帶回家,細細把玩、模擬操作,如此一來,多練習有保庇,將來要是真的碰上路倒的意外也能不慌不忙。目前總共有四款模型,精緻程度讓人好想全都買回家。

 

引起扭蛋迷尖叫的AED扭蛋以實物的5分之1等比例製作。(圖片取自AEDガイド 網站

 

 

台灣也有「全民守護者」APP,標示最近AED

 

在第一個案例中,日本高中生利用APP查詢距離最近的AED,台灣同樣有類似的APP。也發生過因找到就近AED救活路倒的案例,前年北市50歲男子外出吃早餐,遭蛋餅噎到,當場路倒失去呼吸心跳,幸好民眾緊急撥打119,透過全民守護者APP推播,召喚到正在附近的台北榮總急診部災難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盈如,陳醫師就近趕到現場,持續做CPR與AED去顫急救,病患才成功撿回一條命。

 

「全民守護者」APP成為救命關鍵,這個由台北市政府消防局、衛生福利部,及中保集團旗下的立偉電子共同開發的「全民守護者」APP,以「全民會救人」為目標,標註全國公共場所AED地圖。更棒的是,對於救人沒自信的人也沒關係,此APP可與勤務指揮中心連線,當有人打119求救時,APP會主動通知在附近熟悉CPR的「守護者」,在救護車趕到前先提供救護協助。

 

台北榮總急診部災難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盈如收到「全民守護者」APP發出急救訊息,趕往現場救援路倒民眾。

 

下載「全民守護者」App,當有人突然心跳停止倒下時,119透過智慧派遣,通知附近的「守護者」找到最近的AED前往救援。

 

 

台灣大車隊裝置AED,化身行動救人小黃

 

不僅APP,一通電話也能成為救命關鍵。台灣大車隊創全台計程車隊先例,攜手中保科技集團旗下立偉電子,把AED裝設在計程車上,運將大哥大姐也必須受訓學習使用AED和CPR,讓小黃變身救命急先鋒。救人一命,不再是令人畏懼的事情。

 

台灣大車隊司機在車上安裝AED,給予乘客更多保障,若遇上路倒的病患時能在第一時間救人。

 

 

全民守護者APP下載網址
iOS版(App Store)Android版(Google Play)

 

 

給霧台最溫馨的耶誕禮物,中保基金會傳遞愛心捐贈5台AED

 

耶誕腳步近了!屏東縣霧台鄉公所12月1日舉辦耶誕月系列活動點燈儀式,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與立偉電子代表善心人士捐贈5台AED,為「雲霧上的部落」獻上祝福,期能拋磚引玉,逐步提升原鄕部落AED設置密度,保護族人及遊客的生命安全。

 

 


「以馬內利」耶誕月系列活動是霧台鄕年終盛會,族人盛裝與會,齊聚霧台社區文化廣場,從下午到晚上輪番上台演唱詩歌,歡慶佳節來臨。

霧台鄉是屏東縣地勢最高的鄉里,海拔約1,000公尺,有「魯凱族聖地」之稱。每年耶誕點燈是當地的年終盛會,族人皆盛裝與會,齊聚霧台社區文化廣場,歡慶佳節來臨。今年典禮格外溫馨,在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與立偉電子媒合下,善心人士捐贈5台AED,為「雲霧上的部落」獻上佳節祝福。

 

12月1日傍晚,在霧台鄉鄉長杜正吉宣布下,點燈活動登場,應邀出席來賓包括屏東縣議員杜仁勇、霧台鄉民代表會主席杜勇賢、霧台鄉基督宗教聯合推動發展協會理事長帝瓦撒那.瑪迪令與立偉電子董事長劉福興等。在優美的耶誕詩歌表演之後,進行AED捐贈儀式,送給部落族人最佳的耶誕禮物。

 

在優美的耶誕詩歌表演後,與會來賓共同點亮主燈,一起提前感受耶誕節的氣氛。

 

 

立偉電子董事長劉福興(左二)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團隊捐贈AED,霧台鄉鄉長杜正吉(中)及霧台鄉衛生所主任康孝明(左一)感謝善心人士劉永華先生送給族人的耶誕禮物。

 

 

善心人士獲AED救命,發願連續6年捐贈

劉福興董事長致詞時特別感謝捐贈者劉永華先生,劉先生過去被AED救援成功,深感AED救助他人的重要性,發願從2016年起連續6年的捐贈AED。因劉先生的善心,讓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與立偉電子有機會為霧台鄉五個單位,分別是霧台鄉公所、霧台魯凱文物館、好茶文健站、原鄉佳暮文健站與大武村辦公處,安裝上救命神器AED。

 

全台原住民部落約有750個,中保基金會將陸續協助偏鄉設置AED。劉董事長說,屏東縣通過衛福部安心場所認證的AED台數共有255個,相較於台北市有2555台,數量差距約10倍,盼望屏東縣能逐步增加AED設置密度,未來有機會也將再次協助捐贈媒合。

 

劉福興董事長致詞表示,很榮幸參與霧台鄕這麼有意義的活動,未來將陸續協助偏鄉設置AED。

 

 

部落分散亟需AED,計畫拍攝母語教學影片

此次捐贈有位重要推手,就是霧台鄉衛生所主任康孝明。他是土生土長的霧台魯凱族人,他指出霧台幅員廣闊,且旺季時遊客多,近年積極推動急救訓練,希望發生意外時,民眾能先行自救。因他曾任原住民醫學會理事長,結識衛福部原住民健康照護諮詢委員、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田知學主任,邀請田主任與中保基金會於今年8月至霧台做三場「CPR+AED教育訓練」,每場皆吸引近百位民眾參加,反應熱烈。

 

霧台鄉衛生所主任康孝明是土生土長的魯凱族人,近年積極推動霧台鄉的急救訓練,並爭取設置AED。

 

康主任說,中保團隊發現許多族人都具備急救的基本常識,卻無AED可用,一旦發生緊急狀況恐造成憾事,因而促成這次捐贈。5台AED設置地點選擇鄉民與遊客較多處,像曾有民眾至鄉公所洽公突然倒地,如果有當時AED就可就近急救,在救護車趕到前把握黃金救命時間。由於部落分散,其實5台AED仍不夠,他希望明年能再爭取3台,衛生所也將推動小學就開始學習急救方法,並計畫拍攝魯凱族語教學影片,讓長輩也會操作AED。

 

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田知學醫師、謝孟廷醫師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服務團隊,今年8月前往霧台推廣CPR+AED教學,每場吸引近百位民眾參與。

 

超過80位民眾參與於長治鄉的「魯凱皇家學院」舉辦的「CPR+AED教育訓練推廣」,有些人來自其他鄉鎮,就是想體會田知學醫師親自指導的急救課程。

 

 

莫拉克風災後重生,AED守護魯凱族聖地

群山環繞的霧台,蘊藏著魯凱族文化精髓,部落內的「岩板巷」,又名「岩板藝術大道」,沿途可見石板屋、圖騰與壁畫,訴說著魯凱族的傳統工藝與生活。由國寶級藝術家杜巴男就地取材設計,集族人之力,費時6年打造的霧台長老教會,豎立著全亞洲最高的檜木十字架,是霧台的打卡熱點,也是魯凱族人在莫拉克風災後堅毅重建家園的見證。

 

岩板巷蘊藏著魯凱族文化精髓,沿途可見傳統石板屋、圖騰與壁畫。霧台長老教會豎立著全亞洲最高的檜木十字架,是霧台的打卡熱點,也見證魯凱族人在風災後歷劫彌堅。

 

 

霧台AED裝在這裡!

早在AED捐贈儀式前,中保工程人員就已經分赴五處地點裝設機器,分別是霧台鄉公所、霧台魯凱文物館、好茶文健站、原鄉佳暮文健站與大武村辦公處,紅色顯眼的標示,並附上「叫叫CD」的簡易使用說明,守護部落的安全。中保基金會期待此次捐贈能達到拋磚引玉之效,引領各界共同支持AED捐贈,進而付諸行動。

 

地點1_霧台鄉公所/屏東縣霧台鄉神山巷73號

 

地點2_霧台魯凱文物館/屏東縣霧台鄉中山巷59號

 

地點3_好茶文健站/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古茶柏安街20巷10號

 

地點4_原鄉佳暮文健站/佳暮活動中心

 

地點5_大武村辦公處/霧台鄉大武村小山巷1之2號

高雄全大運20台AED進駐各場館,一萬三千名選手拚戰更安心

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在高雄展開一連串精彩賽事,為守護選手與參與人員的生命安全,自2009年起即免費贊助超過2,300台AED心臟電擊器供各大活動賽事使用的立偉電子,今年同樣贊助20台AED給全大運各比賽場館,讓選手參與激烈賽事時更有保障,安心參賽締造佳績。

所有場館都有專業救護防線,選手們更能安心參賽,努力締造佳績。(圖片取自/109全大運官網

 

「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於10月31日至11月4日在高雄進行,這次是由國立高雄大學主辦,代理校長莊寶鵰表示,此次全大運共有田徑、游泳、體操、桌球、羽球、網球、軟式網球、跆拳道、射箭、擊劍、柔道、空手道、舉重、拳擊、射擊、角力、木球、競技啦啦隊等18種競賽,參賽選手與教練約有一萬三千多位。今年的競賽場館分布在高雄路竹、楠梓、苓雅等12個行政區,讓外縣市萬名選手以及參與民眾,在參賽之餘也能走訪高雄各地,感受這裡的風土民情和在地美食。

副總統賴清德出席開幕典禮,勉勵全大運選手發揮努力不懈的運動家精神,爭取最高榮譽!(圖片取自/109全大運官網

 

競爭激烈的4×200公尺自由式接力決賽,挑戰選手爆發力和團隊默契。(圖片取自/109全大運官網

 

「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由國立高雄大學主辦,今年共18種競賽場館分佈於高雄路竹、楠梓、苓雅等12個行政區。

 

立偉電子贊助20台AED,讓選手與工作人員無後顧之憂

自2009年以來,中保科技集團的「立偉電子」以贊助AED積極參與台灣各類大型活動,像是2018台中花卉博覽會、2017台北世大運、一年一度的燈會以及各縣市馬拉松等活動,其中,台北101國際登高賽以及台北市跨年晚會,更贊助長達10年之久,幾乎台灣哪裡有大型活動,都看得到立偉電子AED。

全大運主辦方高雄大學代理校長莊寶鵰,於會中感謝立偉電子、高醫醫療團隊以及工作人員的大力協助。

 

今年在高雄舉辦的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參賽人員超過萬名,其中還包含東京奧運選手,競賽場館分布整個高雄行政區,遠從其他縣市前來觀賽的民眾人數也不容小覷,如此盛大的賽事活動,立偉電子提供20台AED,並協助安裝配置於18個競賽場館,讓駐場醫護人員能於第一時間啟動有效的救護機制,以備不時之需。

中保關企立偉電子長年贊助AED供各大活動以備不時之需,今年也贊助20台AED於「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賽事期間使用。

 

推廣全民AED+CPR,董事長親自帶隊南下交流

今年,立偉電子董事長劉福興更親自率領團隊南下,與主辦方高雄大學交流換取經驗。劉福興董事長表示:「黃金救援4分鐘,刻不容緩,多一個人會急救,就少一條生命損失。」有了AED的輔助,讓人倒下後的第一時間,能夠借助傻瓜電擊器挽救性命,減少猝死、腦死等憾事,同時也為家庭、醫療體系降低負擔,防範於未然。

立偉電子董事長劉福興表示,學會使用AED能在黃金4分鐘內來救回患者性命,減少腦死、猝死的憾事發生。

劉福興董事長進一步分享,立偉電子與台灣大車隊合作「全民守護者獎勵活動」,車隊司機成功送AED抵達狀況現場,並且使用AED成功救回病患者,立偉電子致贈新台幣壹萬元給該司機,同時也將以該司機名義捐贈一台AED到偏鄉,讓司機的愛心讓更多人知道。自2010年起,醫護人員或民眾使用AED挽回性命的案例已經高達139例,對於使用AED積極救護的成效彰顯,劉福興董事長感到非常欣慰,更立下願景,將與團隊努力推廣急救知識,讓更多寶貴性命能在黃金時間內被即時挽回。

立偉電子團隊在活動前協助109年全大運競賽場館裝設AED,守護與會民眾、參賽選手以及工作人員的緊急救護需求。

為了守護各選手,裝設於各場館的AED。

心血管名醫任勗龍:愈快啟動CPR+AED,完全救回來的機率愈高

9月初「打狗亂歌團」團長嚴詠能在屏東演出時心肌梗塞倒地不治,如果當時有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結果可能不同。「我們的書房筆記讀書會」9月17日舉辦「知心護心」活動,邀請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任勗龍分享心臟保養之道,現場並有CPR+AED示範教學,期盼更多人加入搶救生命行列。

「我們的書房筆記讀書會」9月17日舉辦「知心護心」活動,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服務團隊到場做CPR+AED示範教學,現場座無虛席。

愈來愈多場所設有AED,但這個方形盒子該怎麼用?「我們的書房筆記讀書會」發起人祝康珮去年底看到藝人高以翔心因性猝死,決定結合丈夫任勗龍醫師的專業,舉辦「知心護心」講座,讓更多人學會搶救生命。原先規劃30人,沒想到好友圈口耳相傳,爆增至近200人,除讀書會外,成功高中家長會、天母國小父母成長班也來參加,振興醫院健康大樓會場座無虛席。

「我們的書房筆記讀書會」發起人祝康珮(持麥克風者)主辦這次活動,在她活潑的主持帶動下,與會者對CPR+AED教學反應熱烈。

 

每小時2人發生心肌梗塞

 

任勗龍醫師表示,2018年台灣平均每小時有2人發生心肌梗塞,比率相當高。他臨床上遇過許多病人透過CPR+AED搶救,從鬼門關救回來。十年前,有位50歲左右的壯男在士東國小打羽毛球昏倒,好險他的球友正好是腎臟科醫師,立即幫他做CPR,救護車在5分鐘內趕到,使用車上配置的AED,電擊後回復心跳,送振興醫院成功搶救回這名心肌梗塞的患者,他完全恢復身體功能。

任勗龍醫師綜合臨床經驗及國內外研究,分享心臟保養之道。

 

另有幾位科技新貴因急性心肌梗塞,送醫已量不到血壓及脈搏,振興醫院團隊立即給予CPR與電擊,之後運用低溫療法及葉克膜維生設備,病人竟神奇復原。上述是成功救回且預後良好的案例,然而也有救回來但腦部受損、智力退化,最糟的是成植物人狀態,對家庭來說是沉重負擔。

 

把握黃金4分鐘,減少心腦損傷

 

任醫師指出,AED是搶救生命的利器,但多數民眾不會用。由於院內急診部田知學醫師曾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服務團隊到原鄉推廣CPR+AED教學,他詢問田醫師後,很快聯繫到基金會,安排了這次示範教學。活動當天,中保基金會講師仔細說明CPR+AED的操作方式,並請大家熟記「叫叫CD」急救口訣。學員們也在講師指導下,兩人一組交互演練,確定能執行CPR並使用AED。

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服務團隊詳加說明CPR+AED操作方式,並示範急救步驟。

在講師從旁指導下,兩人一組交互演練,確定能執行CPR並使用AED。

 

「發生心肌梗塞時,救得早是重要關鍵。」任醫師說,心臟一旦停止跳動,就開始走惡性循環,恢復機會隨時間快速下降,因此有所謂「黃金4分鐘」搶救時間,若能在4分鐘內恢復心律,8分鐘內讓腦部供氧恢復,就可減少心臟、腦部損傷,預後仍可維持原本的日常作息。

這個方形盒子到底該怎麼用?AED操作口訣是「開貼插電」,意即打開電源、貼上貼片、插上貼片導線插座、分析心率、準備電擊。

 

年輕也可能發病,隱形病人注意警訊

 

發生意外時,民眾可能覺得「打119送醫就好」。但任醫師說,病人倒地瞬間,生命已開始按碼表倒數計時,愈快啟動CPR+AED,恢復病人的呼吸與血流,送醫後完全救治回來的機率就愈高。

任勗龍醫師強調,愈快啟動CPR+AED,恢復病人的呼吸與血流,送醫後完全救治回來的機率就愈高。

 

絕大多數猝死的病人,都是因心血管疾病,三高患者是高風險群,要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另外,任醫師更擔心「隱形病人」,自恃年輕不會發病,但他手邊就有22歲男性、27歲女性的心肌梗塞病人。提醒民眾如果有胸悶氣促、頭暈、心悸等警訊,應盡早就醫,不要抱持「休息一下就好」的心理,以免發生不可挽回的遺憾。

 

「愈多場所配置AED、愈多人學會CPR+AED,對社會的幫助愈大。」任醫師稱許AED推廣教育立意良善,他也欽佩太太的愛心,主辦這麼有意義的活動,願大家把愛的火種傳播出去,成為巨大的火把,照亮社會每個角落。

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在活動現場設有「公眾健康站」,為與會者做簡易的心律變異分析。

 

任勗龍醫師演講時,他的太太祝康珮在一旁拍攝台下觀眾反應。

 

現場湧入將近200人,專程來聽任勗龍醫師的演講,宛如「粉絲見面會」。

 

任醫師「知心護心」小叮嚀

.收縮壓每降低2mmHg,可減少7%缺心性心臟病死亡率。

.低密度膽固醇(LDL-C)每降低1%,可減少1%冠心症風險。

.糖尿病病人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增2倍,須控制好「ABCDE」:A1c(糖化血色素)、Blood Pressure(血壓)、Cholesterol(膽固醇)、Diet(飲食)、Exercise(運動)。

.香菸「cigarette」的中文諧音是「死得快」。戒菸可減少26%心肌梗塞風險、43%死亡風險。

.改善生活型態,睡眠充足、規律運動、飲食三少一高(少油、少加工、少調味料、高纖),BMI降至20~25。

.按時服藥,控制好三高,不可自行增減藥,並且定期回診。

「如果當時有AED⋯」大武部落CPR證照密度冠全台仍傳憾事,田知學盼每個部落都有AED

屏東原鄉部落近年積極推廣急救訓練,當地衛生所都會邀請消防隊或其他機構前來講課,而這次邀請田知學醫師親臨教學之外,還有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團隊的訓練員、AED機器及「安妮」前來共襄盛舉,提供霧台民眾實地操演急救教育的口訣與步驟。

期盼每個部落都設有AED的田知學醫師,日前深入霧台鄉三部落推廣CPR+AED教學。

 

「有誰知道,身體哪兩個器官,只要其中一個沒有運作,那這個人就會死掉?」正在進行推廣教學的田知學醫師舉著手,環視課堂學員,有位坐在角落的大叔不假思索地回答:「心臟跟肺!」田醫師又問:「有一個器官非常敏感,如果它開始走向爛掉的過程中,這個人即使被救回心跳呼吸,但這個器官的功能回不來就會變植物人,是哪個器官?」「腦!」「大腦!」這個答案此起彼落地在人群中響起。田醫師很驚訝地看著學員們說:「你們昨天晚上有念書齁?」眼神盡是讚美。

霧台岩板巷是由黑灰色板岩平鋪於地上砌成的原住民文化步道,兩邊有陶壺裝飾。

 

部落獵王的房舍外觀,仔細一看,屋簷下吊掛著山豬下顎牙床,數量驚人。

 

位在衛生所旁邊的瞭望台,可以俯瞰谷川大橋以及鄰近山巒風景。

 

在霧台這3場急救教育訓練推廣活動,部落學員展現出主動正面的回應,以及旺盛的求知慾,讓課堂毫無冷場!氣氛能如此熱絡,原因在於衛生所與部落發展協會近幾年,經常舉辦急救課程講座,將最新急救知識帶進部落,加上民眾積極參與,潛移默化之下,人人有問必答。

田醫師以互動問答的方式開啟急救教育課堂,讓部落學員記憶深刻。

訓練活動中,田醫師仔細講解急救步驟與動作,讓民眾實際體驗時更上手。

 

在大武部落,會施行CPR的人口密度相當高,但他們依然想要不斷練習並精進,因此邀請田醫師到部落再為他們上一堂課。

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團隊高雄分部訓練員蔣嘉真(中),仔細指導大武部落民眾使用AED,以備不時之需。

 

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團隊副總陳柏全(左一),與高雄分部經理林素圭(左三),全力協助這次在屏東霧台的訓練活動。

 

部落民眾積極發問,若施行CPR時壓斷肋骨怎麼辦?

 

田醫師教學時提到,「我們跪在呼吸心跳終止的人側邊,雙手交疊以垂直角度下壓5公分,每秒2下的速率,才能確實執行胸外心臟按壓,下壓時會聽見喀拉喀拉的聲音,就是肋骨被壓斷的聲音。」不少民眾聽了不免擔心,這是不是會造成二度傷害而膽怯去協助,魯凱皇家學院的長輩就憂心地問及:「施行CPR時,如果不小心壓斷對方肋骨怎麼辦?」

這次於魯凱皇家學院舉辦的急救訓練活動,吸引部落老老少少前來參加。

當天前來參與霧台鄉公所場次的學員,為民宿、餐廳業者以及公務人員居多。

訓練課程中,魯凱皇家學院的長輩向田醫師提出擔憂:「幫別人施作CPR時,萬一壓斷他的肋骨,該怎麼辦?」

田醫師解釋,「當CPR執行胸外心臟按壓時,對象會是死的人(即心跳與呼吸停止的人),我們不會對活的人壓胸。在實行CPR時,肋骨可能被壓斷,或是軟骨被錯位是可以被成立的,但是肋骨斷了會自行復原,只是很痛,除非是斷掉的肋骨把旁邊的血管弄破了,造成氣胸、血胸。但實行CPR的重點在於,我把『正在死掉的人』從死亡救活,有時候病人回來埋怨或是罵我說,他的胸口痛,但我覺得沒關係,因為我把你的命救回來了!」田醫師真誠闡述自己的想法讓學員安心,告訴大家不要害怕去救人。

田知學醫師與謝孟廷醫師(右)雙人演練,傳授如何針對嬰幼兒施以哈姆立克法。

針對嬰兒胸外按摩,是以雙手大拇指按壓胸骨中間,深度5公分。

因為自己懷有身孕,來自牡丹鄉的照服員兼活動指導老師丁敏祺(左)與她的同事戴珮淳,積極尋求關於嬰幼兒的急救方式。她表示,部落中也有許多孩童,有些特殊時刻也需要救助,希望能確實學到急救方式把握黃金搶救時間。

 

疫情時代防病毒,「背後CPR」行不行?

 

網傳可以做「背後CPR」,是真的嗎?田醫師表示,目前急救施行都是依循「美國心臟協會」的標準,目前公認最合適的還是正面施救的「叫叫壓電」。「背後CPR」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被拿出來討論,主要是因為可降低施救者被感染病毒的機率,但田醫師強調,從背後壓,壓的是脊椎,必須更小心,應該要由專業醫療人員執行,不建議一般民眾嘗試。

 

當天還有民眾問道「請問,我們猝死能自救嗎?」田醫師解釋,「猝死多數原因為急性心肌梗塞、腦部的出血中風、肺動脈栓塞、主動脈剝離等等,但是這些人很難自救,有三分之一的人就會直接倒下,除非到醫院才有辦法救。」田醫師建議,當你發現自己的胸痛好像快昏倒了、盜汗、胸口好像有東西壓著快要沒辦法呼吸了,這就是很明顯心肌梗塞的症狀,自己應該即刻求救。而在部落中,大家互相關心照應,也具備急救知識,應該可以避免這樣的憾事發生。

當天參加CPR+AED課程的部落民眾,皆可獲得一張課程證明。

田醫師急診室夥伴謝孟廷醫師(中),耐心指導部落兒童使用AED。

 

大武部落超前部署,3成村民領有CPR證照

 

霧台幅員廣大,距離霧台行政中心較遠的大武部落,早已練就一身急救功夫。大武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顏文慶表示,大武部落距離霧台衛生所比較遠,因為交通不便,救援更加困難,部落居民早就開始學習急救,好在等待救護車抵達古仁人橋之前,可以喚回病患的心跳與呼吸;顏文慶還提到,107年時,就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大武部落民眾拿到CPR證照,密度為全台之冠。

大武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顏文慶表示,兩年前部落自行加強民眾急救訓練,讓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都學會CPR,密度在當年為全國之冠。

大武青年發展協會理事長杜超勇,邀請田醫師到大武部落分享急救經驗,同時指導如何正確使用AED。

在五年前,大武部落開始發展觀光,以「哈尤溪遊程」吸引不少外地遊客參訪。哈尤溪溪谷有著美麗的岩層,因為含有鐵、硫磺、石英等礦物形成紅、黑、黃、白等顏色,壯觀的五彩岩壁與清澈溪水,蔚為奇觀成為熱門祕境,不少人慕名而來。然而,在顏文慶接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當天,2020年1月18日,有一名遊客因為身體不適在溪谷暈倒,當時因為沒有AED急救最後還是回天乏術,讓他很難過。因此,他期望每個部落都該有AED並學會使用,才能即時挽回寶貴性命。大武青年發展協會理事長杜超勇也籌組了「哈尤溪救援隊」,並協助部落青年考取證照,規劃針對該村急救的SOP,用來救助部落病患與遊客性命。

哈尤溪岩層因含有鐵、硫磺、石英等礦物形成紅、黑、黃、白等顏色,蔚為奇觀。(圖片擷取自「大武哈尤溪自然人文生態體驗」臉書

 

因為大武部落發展觀光,大武青年發展協會特別成立「哈尤溪救援隊」,受過急救訓練的青年可協助部落居民以及外來遊客的救護工作。

 

這次田醫師來到霧台三個部落分享很重要的急救觀念,隨行的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團隊提供了專業器具與人員協助急救練習。田醫師表示,「目標是希望未來每個原鄉,至少每一個部落都能有一台AED,然後每一個人都會CPR+AED,才能及時搶救自己心愛的人、或是其他人,即使只有一個人學會,因此而救了一個生命,對我們而言就是莫大的鼓勵!」如果長時間沒練習急救動作,擔心忘記也沒關係,田醫師與大家分享,可下載「全民急救APP」有完整且最新的急救知識可以複習,隨時加深印象以備不時之需。

田知學與中保AED團隊深入霧台,把CPR+AED推到台灣最南原鄉

田知學說:「看到我叫不出名字沒關係,只要講出『叫叫CD』或是『AED』,我會很開心,表示這個『CPR+AED教育訓練推廣活動』已經成功了!」2020年八月底,田醫師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服務團隊前往最南原鄉屏東霧台推廣CPR+AED教學,希望偏鄉「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

振興醫院急診室醫師田知學、謝孟廷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的講師一起前往屏東霧台部落推廣急救。

 

急診室下班直奔霧台 犧牲睡眠假期

 

前一晚八點才從振興醫院急診室下班的田知學醫師,立刻拉著行李搭高鐵南下左營,出站馬上搭計程車直往霧台山上奔去。救人一馬當先、推廣急救教育也是刻不容緩,田知學醫師對於自己承諾的「報復性推廣急救訓練」、「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絕不妥協,只要有部落的人邀請,她一定到!

 

霧台衛生所主任康孝明與田知學、謝孟廷以及由立偉電子副總經理陳柏全帶領的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服務團隊點燃蠟燭,一起「炬集」,宣示支持原住民族健康法。

 

進了民宿休息已經是凌晨,8月20日一早七點,邀請田醫師的霧台鄉衛生所主任兼醫師康孝明已經到民宿迎接,一見面便談起「原住民族健康法」,並邀請田知學醫師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服務團隊一同前往衛生所參觀,讓大家了解當地醫療設施規劃,再啟程前往大武部落、霧台鄉公所與魯凱皇家學院推動「叫叫CD」。

 

霧台鄉鄉長杜正吉(中)為「CPR+AED教育訓練推廣活動」開場致詞,感謝田醫師、謝醫師以及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遠道而來。

 

田知學醫師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服務團隊聯手一起守護偏鄉,希望達到「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

 

感動急診室夥伴 一起前進部落推廣

 

這次霧台行田知學醫師多了一個夥伴,是她在振興醫院急診室的同事謝孟廷醫師。她見到田醫師一步一腳印推廣原鄉CPR+AED,燃起了她內心的小宇宙,謝孟廷表示,「在急診室內,我一次只能救一個性命,但若是我站出來教會更多人如何心肺復甦、使用AED,那就有更多人命能在第一時間被救活。」此外,經過這次長途跋涉到霧台,她更相信,偏鄉地區比市區更需要AED的設置。謝孟廷醫師也主持了霧台第二場在霧台鄉公所的CPR+AED課程,展現醫師親和力,三場活動下來,她發現部落民眾對於急救概念非常清楚,也積極發問,她認為參與這項活動的部落學員都是熱愛生命的人。

振興醫院急診室醫師謝孟廷自告奮勇,利用自己的假期跟著田知學醫師到霧台一起推廣急救訓練。

霧台鄉公所會議室舉辦的急救訓練課程,由謝孟廷醫師主講,田知學醫師當起助教。

 

在霧台除了康孝明主任外,還有一位陪伴霧台民眾度過八八風災、守護霧台19年的「阿長」護理長陳慧雅,日前她剛獲得台灣傑出護理人員服務奉獻獎,是親自接受蔡英文總統頒獎的部落之光。陳慧雅並非霧台人,她是來自台東南王部落的卑南族人,民國90年以公費護理師身分,來到霧台衛生所服務。護理長概述了霧台的醫療狀況,現在人口約莫三千人,護理人員八名,需要醫療的多以55歲以上的壯年、老年者居多。談到衛生所內遇過急救的案例,護理長表示,近期因為暑假,外地遊客前來霧台觀光,因為不熟悉當地風土,因此溺水、車禍的案例較多,霧台民眾遭遇意外就醫的人數少之又少,關鍵在於霧台人知道哪些地方是不該去的。護理長深知霧台幅員廣,交通不便,因此在近年積極與同事推動急救訓練,他們希望民眾於部落內能趕在救護車趕到前先行自救,在黃金四分鐘到八分鐘內拉回性命。

田知學醫師賣力認真壓胸,親自演練CPR與操作AED。

在霧台衛生所服務超過19年的護理長陳慧雅,陪伴了當地居民走過八八風災,提供無微不至的醫療照護。

霧台的衛生所醫護人員,積極推廣CPR+AED,期望部落民眾在救護車到達前掌握黃金急救時間。

霧台對外聯絡全靠這條全台灣最高的橋「谷川大橋」。

 

黃金四分鐘 部落民眾超有感

 

8月20日這天恰巧是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田醫師突然想到什麼,眼睛一瞪對著訓練營的學員問:「你們有沒有發現,距離部落出口往山下開車四分鐘路程的地方,是不是經常有鬧鬼的傳聞?」此語一出,台下窸窸窣窣討論起,田醫師接著說:「我記得在我信義鄉人和部落外,有一段道路是個轉彎,小時候夜晚經過那裡,我哥哥總是要我閉上眼睛,怕我看到鬼。經我回想,那個點正是從村裡往外頭約莫四分鐘車程的地方。」語畢,大家無不點頭說是。課堂開始,田醫師總是先解釋黃金四分鐘的重要性,因為心臟停止跳動、肺部暫停供氧,會使腦部細胞在缺氧短短4分鐘內即會產生不可逆的損傷甚至死亡,而救護人員即使火速到達現場,也難以趕上腦細胞的受損時間。田醫師受訪時表示,她並非怪力亂神,而是用原住民的說話模式,讓大家體認黃金四分鐘的重要性。

 

第一堂課在距離霧台衛生所約30分鐘車程的大武部落,沿途道路窄小、急彎特多、邊坡稍有落石,唯一的聯外橋樑「古仁人橋」僅能單向通車,當地民眾笑稱這是「酒測橋」,這段顛簸又遙遠的路立即說明部落交通不便,需要急診訓練用來自救救人。課堂上,先透過問答方式讓民眾了解黃金四分鐘的關鍵,維繫心、肺器官的活動,再邀請課堂上大小朋友上場,先行在田醫師指導下示範如何CPR及使用AED;最後更開放讓部落朋友們每個都能在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指導員的帶領下,完成一次CPR加上AED的演練。另外,田醫師也加碼教導被異物噎住時的哈姆立克急救法,透過道具以及民眾親自體驗,讓他們收穫滿滿。

前往大武部落唯一的聯外橋樑「古仁人橋」,又名酒測橋,只容一車驚險通過。

當自己噎到卻四下無人時,該如何自救?田醫師拖來一張椅子,將椅背頂端抵住上腹部正中線向上擠壓,將異物排出。

魯凱皇家學院的學員年事已高,雖然無法親自體驗急救課程,依舊緊盯著年輕人的動作,希望能將口令動作記下來。

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服務團隊隊員于宗平仔細指導CPR施壓手勢。

AED服務團隊高雄分公司訓練員高應杰指示AED電擊時,暫時不觸摸病患身體。

超過80位民眾參與於長治鄉的「魯凱皇家學院」舉辦的「CPR+AED教育訓練推廣」,有些人來自其他鄉鎮,就是想體會田知學醫師親自指導的急救課程。

第三場於長治鄉的「魯凱皇家學院」舉辦,許多部落長輩前來參與,期望自己也能學習到急救知識。

 

課後摸彩同歡 田醫師發揮原民本色

 

電視節目中,我們看見的是知性優雅的田知學醫師暢談急診醫療故事;在急診教育訓練中,我們看到熱忱用心教導學員的田醫師,但在急診室外、下了節目、課程告一段落後,我們看到田知學醫師的另一面,帶點綜藝,有點調皮、還很熱情。

 

為了感謝部落民眾支持「CPR+AED教育訓練推廣活動」,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為大家準備豐富的禮物抽獎,獲得禮物的民眾樂不可支,但主持活動的田醫師可沒輕易放過這些得獎者,拿到大獎如藍牙音響、血壓血糖二合一測量機的人必須唱歌跳舞。原住民朋友當然也沒在客氣的,不管是清唱、或是伴隨著舞曲帶動跳,或是與小孩童一起唱教會歌曲〈活出愛〉,田醫師跟著唱跟著跳,超級親民,根本就是原鄉吉祥物;尤其當她在魯凱族居多的霧台巧遇布農族,更開心地一起唱跳布農族打耳祭的「報戰功」,即使只是「HU HO HO」的呼喊,但表現出布農族旺盛的活力與武勇精神,贏得滿堂彩。

 

會後抽到藍牙音響獎項的民眾,被田知學醫師拱出來載歌載舞。

 

在霧台遇到幾位布農朋友,田知學開心的與他們一起唱跳布農族「報戰功」歌,節奏強烈、吆喝聲「HU HO HO」,讓人體會到布農族的武勇精神。

 

田知學與「魯凱皇家學院」的孩童們一起演唱〈活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