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AED 設置」新規上線!」運動場館必看!

隨著國人健康意識提升,越來越多人投入運動健身活動。然而,在劇烈運動過程中,心因性猝死的風險不可忽視。根據醫學統計,運動誘發的心因性猝死事件中,若能在黃金四分鐘內進行適當急救,存活率可提高至50%以上。因此,政府積極推動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的設置),確保運動場館能夠提供及時且有效的急救措施。

衛生福利部於112年修訂了「公共場所必要緊急救護設備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公共場所必須設置AED教育部體育署也已正式啟動 114 年度運動場館消費者保護查核計畫,自 1 月 1 日起,全台運動場館將接受查核,未設置 AED 恐面臨罰則!。這項規定顯示政府對於運動安全的高度重視,這不只是法規要求,也是運動會館業者要關注的重要議題。對於尚未設置AED的運動場館,政府將進行輔導,並要求業者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購置或租用。這項措施不僅是為了符合法規,更是保障每一位運動愛好者的生命安全。

AED不只是設備,更是生命的守護者!

1.提升場館安全性
運動場館是高風險場所,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長時間未運動者,運動後可能因心臟負荷過大而導致心因性猝死。AED能夠在關鍵時刻提供即時電擊,恢復正常心律,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救援時間。
2.增加運動者信賴感
健身房、運動中心等場所設置AED,不僅能提升會員的安全感,也能讓民眾更放心地參與運動,從而提高場館的競爭力。

3.符合法規要求,避免罰則:
依照新法規,運動場館若未設置AED,可能面臨查核不合格的風險,會影響到業者營業資格。因此,及早設置AED,並加強設置密度,不僅能避免法規風險,同時完善急救設備,提升場館的安全性,建立信賴感,未來能吸引更多會員加入。

如何順利導入AED?
1.選擇合適的AED設備 市面上有多款AED機型,運動場館應選擇操作簡單、適用於各年齡層的設備,並確保符合國際安全標準。
2.安排員工培訓 雖然AED的操作設計簡單,但仍需確保員工能夠正確使用,建議定期安排急救訓練,提高應變能力。
3.確保AED設備維護與可用性 AED須定期檢查電池與電擊片的有效期限,並放置於明顯可取得的地點,以確保在緊急狀況下能即時取用。

立偉電子為您打造AED最佳解決方案
1.專業場勘規劃
根據場館動線、熱區人流量及急救黃金時間,規劃AED設置。
2.設備+訓練整合服務
提供國際認證AED及健康站、,並搭配「急救證照課程」培訓貴單位員工,建立自主急救能力。
3.AED智慧管理系統
透過遠端監控設備狀態,即時提醒維護需求,確保AED 24小時處於備援狀態。

現在就行動!
將有專人立即為您服務解說
立即填寫表單⮕ https://reurl.cc/yRrA7M
或打免付費服務電話:0800-885-095

歡迎留言立即與我們聯繫!

請點擊『我不是機器人』完成驗證

 

把握黃金救援時刻!中保科技集團立偉電子 助中捷建置AED

台中捷運公司與中保科技集團立偉電子、艾多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多美)及台灣飛利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灣飛利浦),共同於台中捷運市政府站舉辦「艾心中捷 生活多美」AED公益捐贈儀式。由愛心企業艾多美公司作為領頭羊,首先響應捐贈26台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以下簡稱AED),期藉由本次活動,讓大中部地區乘客們搭乘台中捷運更安心,發生緊急心臟驟停的意外時,黃金搶救的時刻得以多一分保障,也呼籲更多企業與民間團體重視AED設置密度與廣度的重要性,不會因設置密度不足而影響搶救生命的第一黃金時間。

全體
台中捷運公司與中保科技集團立偉電子、艾多美公司及台灣飛利浦,共同於台中捷運市政府站舉辦「艾心中捷 生活多美」AED公益捐贈儀式。圖左至右依次為:台灣飛利浦總經理胡孝揚、艾多美公司董事長具松謨、台中捷運董事長林志盈、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中保科技集團立偉電子董事長劉福興。

台中市積極推動AED普及化。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台中市在學校、交通要衝、觀光旅遊地區、旅宿場所、大型購物商場等都有設有AED裝置,截至今年4月統計,台中市已公開登錄設有的AED數量為1,258台,共計1,047個場所。廣設AED的好處,可以在民眾突發心臟猝停時,在救護車抵達前的黃金救援時間,自行施行第一時間急救提升存活率,成功率高達三成八,因此樂於見到在台中重要的大眾運輸也看到AED的建置,也期許市民一起加入救人的行列。

現場急救教學
受過急救專業訓練立偉電子AED教官示範如何使用AED與CPR教學

 

台中捷運董事長林志盈說,「Only One的樹海上行走的捷運,是台中市民幸福的開始,也是安心的選擇」,在正式營運前,中捷已完成緊急醫療救護法規定,取得「AED安心場所」認證;希望台中捷運在歷史性的第一條綠線開通後,帶給市民朋友安全與穩定的交通運輸服務,也結合各車站及鄰近社區,成為市民幸福生活的連結。台中捷運綠線AED的設置分配於18個車站詢問處附近,並考量旅客較多的站別「市政府站及高鐵台中站」多增設2組裝置,期待能共創更安全、安心的乘車環境。

艾多美公司董事長具松謨指出,我們企業精神「用心關懷每個人,用行動守護大家的健康」,希望透過本次捐贈作為台中市民的強大的安全後盾;艾多美長期並持續深耕台灣在地的慈善活動,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回饋給國人朋友,也期待藉由本次機會可帶動更多企業熱心響應,對周遭的安全更多關心,讓安心場所遍及全國。

 

知名企業台灣飛利浦,也是參與本次活動的重要夥伴。作為AED的製造商,台灣飛利浦總經理胡孝揚指出:「考量一般大眾擔憂AED使用困難,我們優化並提供人性化設計的介面,全程中文語音指導,電擊後亦持續教導操作CPR,提升施救成功率。飛利浦AED在台灣至今已成功挽救超過140條寶貴生命,期望更多企業及民眾更認識AED並且熟悉使用方式,當意外發生時,可以掌握黃金救援時刻!」

 


台中捷運綠線AED的設置分配於18個車站詢問處附近。圖左至右:台中捷運董事長林志盈、艾多美公司董事長具松謨、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

為更致力推廣市民對於CPR及AED雙急救機制的觀念,當日現場由專業技術指導員帶領台中捷運董事長林志盈與艾多美公司董事長具松謨一同進行CPR按壓及AED操作的雙急救訓練,親自示範帶領各位學習正確的操作方式,藉此讓市民更認識俗稱傻瓜電擊器的AED,亦能成為救人一命的利器。

本次協助建置AED的立偉電子為中保科技集團關係企業,主要業務內容為智慧健康照護、AED租賃與建置服務等。截至去(2020)年底建置數量已達有17,480台,建置的公共場域包含機場捷運、高鐵、桃園機場、各大百貨公司、賣場等處。立偉電子表示,過往做公益是捐救護車,但一台救護車金額約上百萬,而AED約10萬元,門檻低很多;立偉電子呼籲更多熱心公益的個人或企業可以改捐贈AED,讓愛心更普及,一同創造更安全安心的生活環境。

AED捐贈記者會吸引眾多對AED有興趣的民眾出席。

 

百台台灣大車隊小黃裝AED,運將大哥蕭佑遇路倒女CPR即刻救援

今年是冷冬年,寒流一波波來襲,全台短短48小時內猝死上百人。為爭取在黃金時間內搶救生命,台灣大車隊首創在百輛計程車上安裝AED,每季舉辦CPR+AED宣導課程,讓小黃司機們遇到路倒時,能在第一時間應變,日前就有搭載AED的司機大哥蕭佑目擊女性路人路倒,火速拿著AED下車,展開救援行動,見義勇為的舉動令人印象深刻,也凸顯了車上行動AED無所不在的救援力。

計程車司機蕭佑排班時目擊路倒,立即拿著AED下車,展開救援行動。雖然救護車很快趕到,沒用上AED,但現場關心的民眾都對計程車上有AED留下深刻印象。

 

計程車龍頭台灣大車隊去年首創先例,與中保科技集團旗下立偉電子合作,在百輛計程車上安裝行動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路上遇有突發事故,可立即搶救。今年冬天寒流來襲,就有搭載AED的司機大哥目擊路倒,火速拿著AED下車,展開救援行動。

 

台灣大車隊首創先例,與中保科技集團旗下立偉電子合作,在百輛計程車上安裝行動AED,車身有明顯標示,讓乘車安全多一層保障。

 

司機大哥目擊路倒,拿AED衝下車即刻救援

 

事發當天早上10點左右,計程車司機蕭佑在台北市文華東方酒店外排班,從後照鏡看到人行道上一位女子昏倒,他立即拿著AED下車。由於曾在醫院當護理師助理,接受過CPR(心肺復甦術)訓練,不慌不忙地先評估生命跡象,拍拍女子肩膀,確認當下已失去意識,接著摸頸部脈搏仍有微弱跳動,再檢查口中有無異物以免嚥住,隨即輕扶後頸以衣服墊高,確保呼吸道暢通。在此同時已有路人呼叫119,當蕭佑做完初步急救動作,救護車已趕到,後續由消防員接手送醫。蕭佑說,雖沒用上AED,但現場關心的民眾都對計程車上有AED留下深刻印象,覺得乘客多了一層保障。

蕭佑大哥曾擔任護理師助理,接受過CPR訓練,急救技巧熟練。

 

每月載客千萬人,百台小黃裝設AED

 

台灣大車隊每月服務人次高達1,000萬,全台車數突破22,000輛。台灣大車隊營運長周恆倫表示,台灣大車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乘車安全是永遠的優先考量,計程車每天穿梭大街小巷,具有高度的移動性,救人的機動性強,在路上遇到路倒意外或突發事故時,如果具備純熟的急救技能,可把握黃金救援時間協助乘客、同事,甚至其他用路人,在消防隊救護人員到場前,給予患者即時協助。

台灣大車隊營運長周恆倫表示,台灣大車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每季固定舉辦救護教學課程,盼提升司機們急救能力,加入「全民守護者」行列。

 

計程車結合「全民守護者」App,AED就近快速送達

 

AED初步安裝於大台北地區100輛計程車上,搭配台北市政府消防局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研發的「全民守護者」App,只要119接獲路倒案件,會立即上傳平台,推播派案訊息給患者所在地一公里內的計程車,司機接收到訊息,按下「取AED」確認鍵,代表會前往事件地點協助。據悉,新北市政府看到台灣大車隊行動AED新聞後,已發起愛心捐贈行動,希望結合更多企業之力讓AED普及化。

消防隊員介紹「全民守護者」App的使用方法,下載後打開App可自動定位,地圖上會顯示周邊的定點AED位置。

 

圓山分隊消防隊員許志峰表示,很多民眾遇緊急事故時不曉得哪裡有AED,只要下載「全民守護者」App,就能在最短時間內取得AED。

 

台灣大車隊為增進司機急救應變技能,每季舉辦CPR+AED宣導課程,邀請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到場指導,今年第一場課程於1月20日登場,吸引近50位司機認真參與。司機們個個熟記CPR及AED操作口訣「叫、叫、壓、電」,並在專業指導下實際演練操作,現場氣氛熱絡。

台灣大車隊為增進司機急救應變技能,每季舉辦防災宣導及CPR+AED講習課程,邀請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到場指導。

 

司機大哥大姊們熟記CPR及AED操作口訣,並在專業指導下實際演練操作。

 

消防隊員也介紹「全民守護者」App的使用方法,司機們立刻拿出手機下載App,盼未來在路上若遇關鍵救命時刻有能力挺身而出。現場示範講解的圓山分隊消防隊員許志峰說,很多民眾遇緊急事故時不曉得哪裡有AED,只要下載「全民守護者App」,打開App就可自動定位,地圖上會顯示周邊的定點AED位置,就能在最短時間內取得AED。由於台灣大車隊車輛多,司機大哥大姊們行動力強,有他們的協助,相信可搶救更多生命。

台灣大車隊的行動力強,司機大哥大姊們認真學習CPR+AED操作方法,期許遇突發狀況時能挺身而出,把握黃金時間挽救寶貴性命。

 

「全民守護者」App除揭示全國公共場所AED地圖,當有人突然心跳停止倒下時,也可透過App呼叫119,再通知周邊的志願者取得最近的AED帶到病人身邊,在救護車到達前先行救援。「全民守護者」App自107年10月上線以來,累計啟動總件數逾700件,救援總人次超過260人。

 

 

全民守護者App下載網址
iOS版(App Store)Android版(Google Play)

給霧台最溫馨的耶誕禮物,中保基金會傳遞愛心捐贈5台AED

 

耶誕腳步近了!屏東縣霧台鄉公所12月1日舉辦耶誕月系列活動點燈儀式,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與立偉電子代表善心人士捐贈5台AED,為「雲霧上的部落」獻上祝福,期能拋磚引玉,逐步提升原鄕部落AED設置密度,保護族人及遊客的生命安全。

 

 


「以馬內利」耶誕月系列活動是霧台鄕年終盛會,族人盛裝與會,齊聚霧台社區文化廣場,從下午到晚上輪番上台演唱詩歌,歡慶佳節來臨。

霧台鄉是屏東縣地勢最高的鄉里,海拔約1,000公尺,有「魯凱族聖地」之稱。每年耶誕點燈是當地的年終盛會,族人皆盛裝與會,齊聚霧台社區文化廣場,歡慶佳節來臨。今年典禮格外溫馨,在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與立偉電子媒合下,善心人士捐贈5台AED,為「雲霧上的部落」獻上佳節祝福。

 

12月1日傍晚,在霧台鄉鄉長杜正吉宣布下,點燈活動登場,應邀出席來賓包括屏東縣議員杜仁勇、霧台鄉民代表會主席杜勇賢、霧台鄉基督宗教聯合推動發展協會理事長帝瓦撒那.瑪迪令與立偉電子董事長劉福興等。在優美的耶誕詩歌表演之後,進行AED捐贈儀式,送給部落族人最佳的耶誕禮物。

 

在優美的耶誕詩歌表演後,與會來賓共同點亮主燈,一起提前感受耶誕節的氣氛。

 

 

立偉電子董事長劉福興(左二)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團隊捐贈AED,霧台鄉鄉長杜正吉(中)及霧台鄉衛生所主任康孝明(左一)感謝善心人士劉永華先生送給族人的耶誕禮物。

 

 

善心人士獲AED救命,發願連續6年捐贈

劉福興董事長致詞時特別感謝捐贈者劉永華先生,劉先生過去被AED救援成功,深感AED救助他人的重要性,發願從2016年起連續6年的捐贈AED。因劉先生的善心,讓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與立偉電子有機會為霧台鄉五個單位,分別是霧台鄉公所、霧台魯凱文物館、好茶文健站、原鄉佳暮文健站與大武村辦公處,安裝上救命神器AED。

 

全台原住民部落約有750個,中保基金會將陸續協助偏鄉設置AED。劉董事長說,屏東縣通過衛福部安心場所認證的AED台數共有255個,相較於台北市有2555台,數量差距約10倍,盼望屏東縣能逐步增加AED設置密度,未來有機會也將再次協助捐贈媒合。

 

劉福興董事長致詞表示,很榮幸參與霧台鄕這麼有意義的活動,未來將陸續協助偏鄉設置AED。

 

 

部落分散亟需AED,計畫拍攝母語教學影片

此次捐贈有位重要推手,就是霧台鄉衛生所主任康孝明。他是土生土長的霧台魯凱族人,他指出霧台幅員廣闊,且旺季時遊客多,近年積極推動急救訓練,希望發生意外時,民眾能先行自救。因他曾任原住民醫學會理事長,結識衛福部原住民健康照護諮詢委員、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田知學主任,邀請田主任與中保基金會於今年8月至霧台做三場「CPR+AED教育訓練」,每場皆吸引近百位民眾參加,反應熱烈。

 

霧台鄉衛生所主任康孝明是土生土長的魯凱族人,近年積極推動霧台鄉的急救訓練,並爭取設置AED。

 

康主任說,中保團隊發現許多族人都具備急救的基本常識,卻無AED可用,一旦發生緊急狀況恐造成憾事,因而促成這次捐贈。5台AED設置地點選擇鄉民與遊客較多處,像曾有民眾至鄉公所洽公突然倒地,如果有當時AED就可就近急救,在救護車趕到前把握黃金救命時間。由於部落分散,其實5台AED仍不夠,他希望明年能再爭取3台,衛生所也將推動小學就開始學習急救方法,並計畫拍攝魯凱族語教學影片,讓長輩也會操作AED。

 

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田知學醫師、謝孟廷醫師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AED服務團隊,今年8月前往霧台推廣CPR+AED教學,每場吸引近百位民眾參與。

 

超過80位民眾參與於長治鄉的「魯凱皇家學院」舉辦的「CPR+AED教育訓練推廣」,有些人來自其他鄉鎮,就是想體會田知學醫師親自指導的急救課程。

 

 

莫拉克風災後重生,AED守護魯凱族聖地

群山環繞的霧台,蘊藏著魯凱族文化精髓,部落內的「岩板巷」,又名「岩板藝術大道」,沿途可見石板屋、圖騰與壁畫,訴說著魯凱族的傳統工藝與生活。由國寶級藝術家杜巴男就地取材設計,集族人之力,費時6年打造的霧台長老教會,豎立著全亞洲最高的檜木十字架,是霧台的打卡熱點,也是魯凱族人在莫拉克風災後堅毅重建家園的見證。

 

岩板巷蘊藏著魯凱族文化精髓,沿途可見傳統石板屋、圖騰與壁畫。霧台長老教會豎立著全亞洲最高的檜木十字架,是霧台的打卡熱點,也見證魯凱族人在風災後歷劫彌堅。

 

 

霧台AED裝在這裡!

早在AED捐贈儀式前,中保工程人員就已經分赴五處地點裝設機器,分別是霧台鄉公所、霧台魯凱文物館、好茶文健站、原鄉佳暮文健站與大武村辦公處,紅色顯眼的標示,並附上「叫叫CD」的簡易使用說明,守護部落的安全。中保基金會期待此次捐贈能達到拋磚引玉之效,引領各界共同支持AED捐贈,進而付諸行動。

 

地點1_霧台鄉公所/屏東縣霧台鄉神山巷73號

 

地點2_霧台魯凱文物館/屏東縣霧台鄉中山巷59號

 

地點3_好茶文健站/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古茶柏安街20巷10號

 

地點4_原鄉佳暮文健站/佳暮活動中心

 

地點5_大武村辦公處/霧台鄉大武村小山巷1之2號

高雄全大運20台AED進駐各場館,一萬三千名選手拚戰更安心

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在高雄展開一連串精彩賽事,為守護選手與參與人員的生命安全,自2009年起即免費贊助超過2,300台AED心臟電擊器供各大活動賽事使用的立偉電子,今年同樣贊助20台AED給全大運各比賽場館,讓選手參與激烈賽事時更有保障,安心參賽締造佳績。

所有場館都有專業救護防線,選手們更能安心參賽,努力締造佳績。(圖片取自/109全大運官網

 

「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於10月31日至11月4日在高雄進行,這次是由國立高雄大學主辦,代理校長莊寶鵰表示,此次全大運共有田徑、游泳、體操、桌球、羽球、網球、軟式網球、跆拳道、射箭、擊劍、柔道、空手道、舉重、拳擊、射擊、角力、木球、競技啦啦隊等18種競賽,參賽選手與教練約有一萬三千多位。今年的競賽場館分布在高雄路竹、楠梓、苓雅等12個行政區,讓外縣市萬名選手以及參與民眾,在參賽之餘也能走訪高雄各地,感受這裡的風土民情和在地美食。

副總統賴清德出席開幕典禮,勉勵全大運選手發揮努力不懈的運動家精神,爭取最高榮譽!(圖片取自/109全大運官網

 

競爭激烈的4×200公尺自由式接力決賽,挑戰選手爆發力和團隊默契。(圖片取自/109全大運官網

 

「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由國立高雄大學主辦,今年共18種競賽場館分佈於高雄路竹、楠梓、苓雅等12個行政區。

 

立偉電子贊助20台AED,讓選手與工作人員無後顧之憂

自2009年以來,中保科技集團的「立偉電子」以贊助AED積極參與台灣各類大型活動,像是2018台中花卉博覽會、2017台北世大運、一年一度的燈會以及各縣市馬拉松等活動,其中,台北101國際登高賽以及台北市跨年晚會,更贊助長達10年之久,幾乎台灣哪裡有大型活動,都看得到立偉電子AED。

全大運主辦方高雄大學代理校長莊寶鵰,於會中感謝立偉電子、高醫醫療團隊以及工作人員的大力協助。

 

今年在高雄舉辦的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參賽人員超過萬名,其中還包含東京奧運選手,競賽場館分布整個高雄行政區,遠從其他縣市前來觀賽的民眾人數也不容小覷,如此盛大的賽事活動,立偉電子提供20台AED,並協助安裝配置於18個競賽場館,讓駐場醫護人員能於第一時間啟動有效的救護機制,以備不時之需。

中保關企立偉電子長年贊助AED供各大活動以備不時之需,今年也贊助20台AED於「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賽事期間使用。

 

推廣全民AED+CPR,董事長親自帶隊南下交流

今年,立偉電子董事長劉福興更親自率領團隊南下,與主辦方高雄大學交流換取經驗。劉福興董事長表示:「黃金救援4分鐘,刻不容緩,多一個人會急救,就少一條生命損失。」有了AED的輔助,讓人倒下後的第一時間,能夠借助傻瓜電擊器挽救性命,減少猝死、腦死等憾事,同時也為家庭、醫療體系降低負擔,防範於未然。

立偉電子董事長劉福興表示,學會使用AED能在黃金4分鐘內來救回患者性命,減少腦死、猝死的憾事發生。

劉福興董事長進一步分享,立偉電子與台灣大車隊合作「全民守護者獎勵活動」,車隊司機成功送AED抵達狀況現場,並且使用AED成功救回病患者,立偉電子致贈新台幣壹萬元給該司機,同時也將以該司機名義捐贈一台AED到偏鄉,讓司機的愛心讓更多人知道。自2010年起,醫護人員或民眾使用AED挽回性命的案例已經高達139例,對於使用AED積極救護的成效彰顯,劉福興董事長感到非常欣慰,更立下願景,將與團隊努力推廣急救知識,讓更多寶貴性命能在黃金時間內被即時挽回。

立偉電子團隊在活動前協助109年全大運競賽場館裝設AED,守護與會民眾、參賽選手以及工作人員的緊急救護需求。

為了守護各選手,裝設於各場館的AED。

四個月前沒救回鄰居婆婆,飯糰店老闆自費裝AED這次成功救活路倒男子

只要有心,早餐店也能成為救人第一線!因為四個月前遇到民眾路倒意外,找不到AED急救而往生,讓天母傳統市場的一間飯糰店老闆,發願自費裝設AED,沒想到日前竟派上用場,在農曆七月一日這天,成功救回一名心臟病發的騎車男子,目前在振興醫院加護病房已經甦醒,連急診室名醫田知學都在臉書狂讚老闆的善心!

「這種意外我們在市場遇過很多次了,雖然最好不要發生,但能成功救人,心裡還是超感動的!」救人的就是這位飯糰店老闆拉狄狄孛里歐諾,有著台東魯凱族血統,搬來天母已經十多年,職業軍人退伍的他,三年前與老婆在德行東路的傳統市場開起了「阿里把拔」手作飯糰店,招牌的起司肉蛋飯糰深受不少顧客喜愛。

 

老闆拉狄狄孛•里歐諾,與老婆經營的「阿里把拔」手作飯糰店,位於德行東路的傳統市場內。

 

店內自費裝設的AED,日前成功救回路倒男子。

 

男子騎車路倒,飯糰店AED成救命神器

 

回想起事發經過,飯糰店老闆拉狄狄孛說,8月19日早上7點左右,一名50多歲的男子騎摩托車到對面水果行前,突然連人帶車倒下,附近熱心民眾扶他坐下來休息,以為他可能是血糖低頭暈,沒想到後來整個人往後倒地不起,水果店老闆發現後大聲呼救,剛好有位護理師上班途中經過,見狀立刻幫男子做CPR,他跑過去摸了男子的脈搏,發現沒有呼吸心跳,立刻衝回店內拿AED加入急救,按照AED語音指示電擊了一次,救護車就抵達了,後續由醫護人員接手搶救,又電擊了六次,所幸男子在上救護車前已恢復呼吸。

 

回想起事發經過,飯糰店老闆拉狄狄孛仍非常感動。

 

後來男子的姊姊特別前來道謝,才知道他有心臟病史,前幾天醫生才叮囑要特別注意,沒想到就在路邊發病,「那天剛好是農曆七月一日,他姊姊很感謝大家的幫忙,直說弟弟運氣好,剛好附近有AED,又有人會CPR急救,才從鬼門關前撿回一條命。」被救的男子目前在振興醫院加護病房休養已經甦醒,急診室醫師田知學得知後特別趕去探望,也在臉書PO文大讚飯糰店老闆的善心。

 

被救男子在振興醫院休養已經甦醒,急診室醫師田知學前往探望,也大讚飯糰店老闆的善心。(取自布農Doc田知學粉絲頁

 

 

救不回鄰居老婆婆,店家自費裝AED

 

而這間暖心飯糰店裝設AED的背後也有洋蔥,原來在今年四月時,有位80歲的鄰居老婆婆,突然在水果店前路倒,當場失去呼吸心跳,當時有熱心民眾幫她CPR,飯糰店老闆跑到印象中設有AED的店家想要商借設備,結果店家已經歇業,加上救護車來得太晚,只能眼睜睜看著婆婆失去生命,讓他感到非常遺憾,於是與老婆討論要自費裝設AED,避免類似的憾事發生。

 

飯糰店老闆與老婆平日就很熱心公益。

 

「我過去是職業軍人,在軍中有受過急救訓練,對AED操作並不陌生,老婆聽到是助人的事情,也很爽快答應。」飯糰店老闆拉狄狄孛說,他們要養三個小孩,經濟並不寬裕,但只要店內一有盈餘就會捐助物資給偏鄉孤兒院,然而一開始上網詢價時,發現買一台AED不便宜,至少要存一年才買得起,後來透過中保科技業務得知同集團的立偉電子有提供AED租賃服務,正好符合他們的需求,每月租賃價格也負擔得起,於是六月底在店內安裝了這台AED,也圓了他們的小小心願。

 

為避免憾事發生,飯糰店老闆與老婆在今年六月自費裝設AED。

 

 

傳統市場意外多,將加強舉辦急救訓練

 

負責協助安裝的立偉電子講師楊志偉,大讚出手相助的飯糰店老闆是「人間天使」,因為政府雖然有規定八大場所要裝AED,但很多店家裝AED是為了應付檢查,或認為不是生財工具,沒必要設置,而飯糰店老闆考量傳統市場人潮多,逛市場的多半是中高齡的消費者,屬於意外發生的高危險群,因此願意主動自費裝設,開放市場大家都可使用,成了名符其實的「公眾AED」,真的很感心。

 

立偉電子講師楊志偉協助安裝AED,並解說使用方式。

 

「在民眾路倒、呼吸心跳停止的第一時間,能幫助病患的不是119,而是靠身邊的每一個人。」楊志偉說,人在倒下的瞬間,心臟就當機了,若延後1分鐘急救,死亡率增加10%,若能掌握4分鐘黃金救援時間,存活率可增加2倍,因此近幾年立偉電子到校園、企業,甚至偏鄉積極推廣急救訓練,就是希望能達到「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的夢想。經過這次事件後,立偉電子也積極與當地里長聯繫,希望能為市場攤商與里民舉辦CPR+AED急救訓練,讓大家都有能力自救與救人。

 

考量傳統市場意外多,立偉電子講師楊志偉未來希望能為市場攤商與里民舉辦CPR+AED急救訓練。

 

逛街女孩、棒球教練都是救命英雄!日本廣設60萬台AED老人小孩都會用

日本全國有1.265億人口,粗估全國各地共裝設了60萬台AED以上,普及率為世界第一,在政府與民間團體的推動下,民眾對於CPR、AED的救護觀念並不陌生。日前在京都,有一位50多歲的男子,突然在路邊倒下,而把他從鬼門關前救回來的,是五位素昧平生的女性路人。

 

五名女子接力救命 京都男子鬼門關前走一遭

 

今年四月一日晚間,日本京都有一名50多歲的男子,突然失去意識昏倒在路邊。所幸當時路過的民眾當中,一位專業看護師注意到了,馬上為其進行CPR(心肺復甦術),此時,同樣也是偶然經過的20多歲女性,立刻到鄰近的百貨公司裡取來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剛下班的兩名保母見狀馬上加入救援的行列,協助使用AED電擊。而聽到騷動前來的百貨公司護理師,也繼續協助進行CPR。至於收到通報後五分鐘趕到的救護人員,接手後續的醫療處置,現在這位昏倒的男性,已經平安地回到工作崗位上正常生活。

 

京都五個女子聯手用AED救回一個路倒男子,登上當地新聞。(圖片截自京都新聞

 

 

日本職棒教練 練球回家途中英勇救人

 

無獨有偶,日本職棒豪門讀賣巨人隊的教練會田有志,六月時也用AED救人一命。他在練球完回家途中,在某車站附近的電扶梯附近撞見一名滿臉是血、仰天倒地的中年男性,隨即為男性做CPR和AED電擊,後來男性逐漸恢復意識,從鬼門關前被救了回來。

 

「明日香守則」 埼玉市所有學生必修AED

 

日本NHK七月底剛播出的《逆轉人生》也把推廣AED的真實故事搬上螢幕。埼玉埼玉市所有的高中小學的學生,都必須接受AED訓練課程。原來催生這項政策的是一位母親,這位母親的女兒叫桐田明日香,2011年參加大隊接力選拔時突然倒下,校方竟然沒人使用AED為她急救,等送到醫院已經回天乏術,11歲的生命就此結束。

 

校方推卸責任、企圖掩蓋事實,讓明日香的母親相當不滿,她四處奔走迫使埼玉市教育委員會成立調查小組進行調查。最後,教育委員會根據此次的報告,製作了專為教職員設計的救命教科書,命名為「明日香守則」,教育第一線的教職員工,該如何分辨學生的身體狀況、進行適當的處置,另外,埼玉市也將AED訓練課程納入高中小學校的必修課程,希望不要有下一個明日香。

 

「日本AED財團」積極推廣 普及率世界第一  

 

在日本,類似的新聞時不時登上版面。據統計報告指出,日本國內裝設了高達60萬台AED,AED的普及率堪稱世界第一。雖然法律條文沒有明確規定,但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提出的方針,包括機場與車站、學校、大型集會場、大規模飲食街、公司與工廠、遊樂設施、飯店等等十三大公共場所,都建議設置AED,設置AED已形同義務。

 

不只政府大力推動,民間推廣AED的意識也很高,甚至還有專為AED而生的公益財團法人「日本AED財團」,由專家學者組成,透過舉辦講座、印製宣傳刊物等方式,希望傳遞給國民正確的急救觀念,讓因為心臟突然停止的猝死案件降為最低。

 

另外,日本AED財團也積極前進學校推廣實習,讓正確的急救觀念向下扎根。近年來更推出手機APP,讓救命資訊隨身帶著走。

AED地圖查起來 萬一需要不怕找不到

 

不只有日本AED財團,許多企業、NGO、民間團體也都積極投入相關宣導。要是意外真的發生,只要拿起手機動動手指,透過「全國AED地圖」網站或是APP,就能立即定位查詢離自己最近的AED在哪裡,不會錯過任何救命的黃金時機,而且上面還標註了每個AED所在的地點名稱、詳細地址、可能的使用時間等等。目前在此網站登記有案的AED,有將近29萬8千台,而民眾也可以主動回報填寫,讓資料庫更趨完備。

 

載人一趟更救人一命 AED計程車日本全國趴趴走

 

但定點式AED還是有其使用限制,像有的公共機關深夜裡沒辦法進去,或是距離AED的地點很遠,該怎麼辦?日本早在多年前就出現搭載AED的計程車,如同小型的移動式救護中心,24小時在大街小巷穿梭,只要一通電話隨CALL隨到。當然,包括管理者、司機在內的相關人員,都必須參加講習訓練。這類車輛在日本許多地方都看得到,從東京首都圈到大阪九州的熊本宮崎都有。

 

自動販賣機也能救命?到處都看得到AED

 

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的日本販賣機,居然還能救人一命。現在日本出現愈來愈多搭載AED的自動販賣機,在販賣機機體上有收納箱可供放置AED,而且廠商也會定期維護,以確保AED隨時處於正常使用的情況。根據AED的語音指示,民眾即可正確的使用。

附帶一提,也有「災害救命型」的自動販賣機,平常就跟一般的販賣機無異,但上方的LED跑馬燈會顯示區域情報或其他資訊,在發生重大災害時,廠商可從遠端操作,讓民眾不必投幣就能免費取用販賣機裡頭的飲料。

 

 

全民守護者APP、台灣大車隊幫你找到AED

 

在台灣,雖然推動AED的起步比較晚,不過已經愈來愈步上軌道。台灣目前AED的設置密度是世界第三,截至108年底,全國設置數超過1萬500台,但是距離實際運用還有很大的落差,除了對民眾的宣導還須加強,也要避免「搶救病人找不到AED、AED旁民眾找不到病人」的情況。

 

因此,台北市政府消防局、衛福部與中保科技集團旗下的立偉電子,推出了「全民守護者APP」,能指引民眾取得最近的AED,同時也號召民眾踴躍註冊登錄,加入「守護者」的行列。這款APP不但能與勤務指揮中心連線,更棒的是,當有人撥打119時,APP會主動通知在病人附近、熟悉CPR的「守護者」,黃金救命時間分秒都不浪費

 

百輛小黃裝AED   化身救命急先鋒

 

與死神搏鬥,更應該化被動為主動。不只日本有AED計程車,台灣計程車龍頭台灣大車隊,最近也攜手中保科技集團旗下立偉電子,首創在百輛計程車上安裝AED,「小黃」不只是小黃,更是「救命急先鋒」!

 

借鏡日本經驗,台灣在民間企業和政府單位的努力之下,相信未來有更多寶貴的性命,可以在黃金5分鐘之內被搶救回來。

 

全民守護者APP下載網址
iOS版(App Store)Android版(Google Play)

抗疫不忘「報復性推廣」CPR+AED,田知學前進阿里山達娜伊谷,鄒族大小朋友一起學救人

「雖然不是什麼大型活動,但急救概念的種子慢慢撒出去,即使只有一個人學會,因此救了一個人,那也就夠了!」帶著這樣的夢想與信念,布農族田知學醫師的原鄉急救推廣,這次攜手鄒族美女醫師安欣瑜,與「AED最強團隊」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一起來到風光明媚的阿里山達娜伊谷,教山美部落近30位鄒族大小朋友CPR+AED,以及山區常見的意外急救,不僅守護部落的每一個人,也加強遊客意外發生時的現場急救處理能力。

 

儘管前一天在急診室忙到很晚、睡眠不足,振興醫院急重症醫學部主任醫師田知學,依舊在百忙中用自己的假,風塵僕僕不到24小時來回,為的就是在7月24日一大早趕來阿里山達娜伊谷涼亭,教鄒族村民急救訓練,因為這項原鄉推廣,已因疫情延宕多時,這是在疫情趨緩後第一次來到偏鄉,田醫師明白部落CPR+AED的推廣腳步不能停,因此她笑稱接下來要「報復性推廣」!

振興醫院田知學醫師,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來到阿里山達娜伊谷涼亭,教鄒族大小朋友CPR+AED急救訓練。

 

熱門景點遊客多,暗藏意外隱憂

 

阿里山達娜伊谷,在鄒族語言中有著「忘憂谷」之意,從嘉義市區循著阿里山公路、嘉129縣道,開車約1小時抵達,這裡有著蓊鬱山林、清澈溪水與豐富自然生態,是阿里山旅遊的熱門景點,每到假日遊客如織,卻也暗藏不少意外隱憂,包括遊客跌倒摔傷、被蜜蜂螫都時有所聞,為了加強現場的急救處理能力,也讓族人具備急救技能,因此鄒族美女醫師安欣瑜、同時也是戴德森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部落健康中心主任醫師,這次特地與振興醫院田知學醫師、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舉辦了這場有意義的活動。

阿里山達娜伊谷有著蓊鬱山林、清澈溪水,是阿里山旅遊的熱門景點。

布農族田知學醫師(左),與鄒族美女醫師安欣瑜(右),一起促成這次有意義的活動。

7月24日一早8點,田醫師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6位講師,已經在達娜伊谷涼亭進行準備,現場布置了6個安妮與AED,熱心的山美村村長安麗花則幫忙召集山美國小學童、山美部落族人與阿里山獵人協會會員入座,其中不乏7、80歲的部落耆老,還穿著鄒族傳統服飾盛裝出席,現場總計近30位鄒族大小朋友,雀躍等待急救課程的開始,孩子們席地而坐,睜著鄒族特有的美麗大眼睛,聚精會神聽著田醫師教著「叫叫CD」的基本口訣,求知若渴的天真神情,令人印象深刻。

現場包括山美國小學童、山美部落族人與阿里山獵人協會會員,總計近30位鄒族大小朋友,一起參與急救訓練。

孩子們席地而坐,睜著美麗大眼聚精會神聽課。

 

田醫師說,人在倒下的瞬間,腦部的血液循環就停止了,經過8分鐘就會腦死,若延後1分鐘急救,死亡率增加10%,若能掌握4分鐘黃金救援時間,存活率可增加2倍,這也是為什麼她堅持要來到偏鄉,強調院外現場急救的重要性。

田醫師以生動活潑的帶領方式,教大家「叫叫CD」的基本口訣。

 

鄒族大小朋友,齊心學CPR+AED

 

「一下、兩下、三下、四下……」九歲的安以諾自告奮勇上來學習,小小的身軀採高跪姿、膝蓋與肩同寬,以掌根按壓CPR,族人們在旁有節拍地幫他大聲算著次數。「做CPR手肘不能彎、不能停,每分鐘100~120下,按壓深度5cm。」田醫師在旁重點提示,彷彿重現院外的急救現場,安以諾原本跟不上節拍,但在眾人的鼓勵,以及小哥哥的協助下,完成了標準的CPR動作。

九歲的安以諾(左)負責按壓CPR,小哥哥在旁拿來AED,一起完成急救操作。

 

九歲的Q比有點靦腆,田醫師拿來「傻瓜電擊器」AED要他打開,嘗試跟著語音指示操作,先打開電源,接著貼上電擊貼片、分析心律、準備電擊,若病患還是沒有呼吸心跳,就持續做CPR,雖然是初學者,讓Q比一度有些遲疑,但按照語音指示,最後也很順利做完了,讓他很有成就感。

山美國小學童Q比,依照AED語音指示,為安妮貼電擊貼片。

 

接著開始進行分組,由「AED最強團隊」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講師群,協助教族人們CPR+AED急救訓練,無論是漂亮的鄒族姊妹花、第一線服務志工、盛裝出席的鄒族伯伯、80歲鄒族阿嬤,全都完成了「叫叫CD」的基本急救訓練,田醫師也對這群鄒族勇士們,一一給予皇冠及寶劍加冕,並一起大聲疾呼「我會CPR+AED,我願意救人」,現場的熱絡氣氛讓人感動。

鄒族姐妹花合力進行CPR+AED急救步驟。

鄒族伯伯以傳統服飾盛裝出席,踴躍嘗試做CPR。

田醫師為鄒族小勇士加冕皇冠與寶劍,大聲疾呼「我會CPR+AED,我願意救人」!

田知學、安欣瑜醫師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講師群,一起與鄒族村民們開心合影。

 

溺水、燙傷、中暑,山區意外急救法教學

 

由於山上意外多,田醫師也特別解說山區常見的意外急救法,如模擬部落民眾採愛玉,不慎從樹上摔下來,若山上沒有擔架,可以就地取材使用木板,在傷者頸部兩邊放毛巾固定保護頸椎,再平行移動送往最近的急救站。達娜伊谷的山美大橋下,碧綠河谷吸引許多遊客來避暑戲水,若有人不慎溺水,失去呼吸心跳,則需要做CPR與人工呼吸,以30:2的方式進行,每按壓30下CPR,就人工呼吸給2口氣,直到患者恢復意識呼吸。

達娜伊谷蘊含豐富自然生態,但山區暗藏意外隱憂。

 

若是烤肉不慎燙傷,須先沖冷水,依循「沖脫泡蓋送」原則,不要在傷處塗抹牙膏、醬油等來路不明的偏方;還有吃烤肉不小心噎到,第一時間千萬不要拍背或給民眾喝水,很容易堵塞氣管缺氧,如果無法自行咳出,就要進行哈姆立克法把異物排除。

 

夏天參加祭典容易中暑,須先將患者移到陰涼處,把衣服稍微解開灑水降溫,若意識清楚可以喝水補充水分;若是在山區遇到毒蛇咬傷,要注意三件事,一是如果毒蛇正在咬,盡快把牠拔掉移除,並記下毒蛇花紋,二是若身邊有人,請他打電話向急救站求救,三是冷靜待在原地不動,一步都不要走,以免毒液透過血液循環擴散,等待救護人員帶擔架來,送往急救站或衛生室注射蛇毒血清。

田醫師示範當民眾摔傷時,以擔架平行移動傷患。

若有人被食物噎到,使用哈姆立克法將口中異物排除。

 

村長感謝關懷原民健康,不僅自救也能救人

 

鄒族的安欣瑜醫師,當年因八八風災重創阿里山,加上父親罹患肺癌,因此決定返鄉從醫,一待就是11年,目前是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也是嘉基部落健康中心主任,常上山進行巡迴醫療門診,她發現部落族人很多都有三高問題,是中風、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也常遇到遊客被蜜蜂螫,老人在山區跌倒意外,因此覺得有必要加強族人CPR+AED急救訓練,以及意外自救,恰好她與田醫師同是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理事,在原住民健康議題上一拍即合,因而促成這次的活動。

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安欣瑜(右)重視原住民健康議題,與田知學醫師(左)理念一拍即合。

 

對於田醫師與安醫師的協助,山美村村長安麗花滿是感謝,直呼兩人真是人美心也美,她說達娜伊谷的遊客非常多,常有意外發生,雖然阿里山大部分觀光景點都有AED,但走到最近的急救站要30分鐘,救護車開車上山至少也要1小時,所以現場急救訓練對第一線的服務志工與部落民眾來說非常重要,過去包括部落巡守隊與服務志工都有受訓過,但國小學童與部落村民的訓練比較少,這次的CPR+AED教學,以及意外急救處理,村民上課後都覺得很實用,不僅可以自救,遇到遊客意外也可以救人,希望這樣的急救訓練未來可以持續進行。

山美村村長安麗花肯定這次舉辦的急救訓練,希望未來可以持續進行。

 

加快AED偏鄉建置,下半年展開「報復性推廣」

 

當初有感於全台有近750個原住民部落,約56萬人口,卻只有100多台AED,來自南投信義鄉布農族的田知學醫師感同身受,於是許下心願,希望偏鄉「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從2017年10月起,找到志同道合的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團隊,一起走入深山,一步一腳印推廣CPR+AED教學,2年多來走過南投、宜蘭、花蓮、台東、桃園、嘉義等六縣市,足跡超過10個部落。

田知學醫師真心希望有一天能達到「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的夢想。

 

「阿里山是知名觀光風景區,AED資源相對豐富,但令人心酸的是,許多沒有風景區的部落,幾乎是一台都沒有!」今年遇到新冠肺炎疫情攪局,讓她的原鄉行腳延宕許久,她笑稱下半年要開始「報復性推廣」,以一個月一偏鄉的腳步,加快AED建置推廣的速度。

 

「我相信急救概念的種子慢慢灑出去,一定會發芽、茁壯,即使只有一個人學會,因此而救了一個人,對我們而言就是個莫大的鼓勵!」除了讓更多民眾學會自救與救人,田醫師也希望政府重視偏鄉急救資源匱乏的議題,更呼籲民間企業踴躍捐贈AED,期待有一天能真正達到「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的夢想。

田知學醫師與志同道合的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團隊,深入偏鄉持續推廣CPR+AED教學。

「全民守護者」救命實例!APP呼叫救援,北榮急診女醫衝現場救活路倒男子

路倒OHCA心肺停止病患就由「全民守護者」APP來拯救!去年二月台北市有位50歲男子外出吃早餐,竟然被蛋餅給噎到,造成異物哽塞OHCA(到院前心肺停止),當場路倒失去呼吸心跳,還好現場熱心民眾緊急撥打119,透過全民守護者APP召喚到附近的台北榮總急診醫師神救援,才成功撿回一條命。

台北榮總急診部災難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盈如,透過「全民守護者」APP成功救人。

 

「全民守護者」APP是由台北市政府消防局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開發,107年10月正式上線,初期推廣對象以消防與醫護人員為主,至今累計啟動總件數為749件,守護者救援總人次為260人,而台北榮總急診部災難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盈如,就是經APP召喚抵達現場且成功救援的案例。

 

第一次透過APP,成功救活OHCA院外患者

 

回想起事發經過,陳盈如醫師表示,當天她下夜班已是早上8、9點,正在辦公室整理資料,手機的全民守護者APP突然響起,顯示在北榮醫院旁的街上有急救事件發生,她評估跑過去應該2~3分鐘可抵達,就立刻衝去事件地點,現場已有位熱心的護理師正在做急救,她表明自己是急診醫師的身分後,就幫忙指揮現場,並輪流為病患做CPR,消防局石牌分隊救護車也在3分鐘內抵達,從患者口中夾出哽塞的一大塊蛋餅,保持呼吸道暢通,並插上氧氣管,持續做CPR與AED去顫急救,沒多久患者就恢復脈搏,到醫院休息療養後已平安出院。

 

陳盈如醫師有17年的急診經驗,她說北榮平均一個月會收治15~30個OHCA病患,因此對急救過程非常熟悉,但這是她第一次透過APP在院外救人,也很幸運地成功把病患救活了!「我覺得急救不只是在院內,在院外就應該開始,尤其是救護車抵達前的黃金救援5分鐘格外重要,如果每個會CPR與AED的民眾,都願意當救人的守護者,就能搶救更多寶貴生命。」因為實際體會過全民守護者APP的好處,現在她遇到同仁與學生都會大力推廣,請他們下載並註冊使用。

 

陳盈如醫師大讚「全民守護者」APP很實用,不只可救人,還可檢視AED地圖,同時她認為CPR、AED應該每個人都要會,急救觀念從小扎根也很重要。

 

CPR+AED是救命關鍵,急救應從小扎根

 

過去在北榮急診部,陳盈如醫師參與過許多緊急救援的時刻,印象深刻的是有位34歲的媽媽,沒有三高病史,在家裡突然胸悶、胸痛,老公叫救護車送到急診,做了心電圖發現是心肌梗塞,在送往心導管室手術前失去意識、沒有脈搏,她與同仁立刻施予CPR與AED急救,還打了強心針並裝上葉克膜,情況一度相當危急。「因為自己也身為人母,在急診室裡看到年輕爸爸帶著兩個幼子,全程目睹媽媽被急救,那種害怕失去親人的不知所措,讓人看了很不忍心。」還好經搶救後,這位媽媽順利進行心導管手術打通血管,休養後已平安出院。

陳盈如醫師在北榮急診部17年,參與過許多緊急救援的時刻。

 

陳盈如醫師表示,心肌梗塞往往來得又急又快,若能在突發心跳停止時的一分鐘內,立即施予CPR和AED,急救成功率可達9成;隨後每延遲一分鐘,存活率就減少7~10%,一旦心跳停止超過10分鐘,就很容易造成腦死。「站在醫生的立場,我們希望病人活著不是只有心跳,而是恢復正常功能,尤其很多OHCA病患都是家中重要的經濟支柱,如果倒下勢必造成家計負擔。」因此她認為CPR與AED應該每個人都要會,急救觀念要從小開始扎根,如小學生雖然沒力氣做CPR,至少要懂得打119求救,高中以上則應納入護理課學習。

 

救人APP獲醫護肯定,盼能推廣至全國

 

台北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科長黃曉芳表示,當初與立偉電子合作開發「全民守護者」APP,就是為了縮短救護車抵達前的急救空窗期,目前只要119派遣員接獲民眾報案電話,判斷案發地點為公共場所,且患者為非創傷、無意識、無呼吸的案件,除了立即給予旁觀者CPR指導外,同步會請護理師透過「全民守護者」APP主控台推播通知病患周遭的守護者前往,盡早介入CPR與AED,減少病患腦部的缺氧性傷害,也爭取較佳的康復機會。

台北市消防局119指揮中心,扮演著救災救護的重要角色。

當接獲報案電話,案發地點為公共場所,患者非創傷、無呼吸意識,就會透過「全民守護者」APP主控台推播通知。

近年台北市消防局送醫的OHCA案件每年約有1,900件,隨著CPR與AED的推廣,加上透過119線上指導民眾實施旁觀者CPR,搭配「全民守護者」APP運作,及雙軌救護(消防隊與高級救護隊)派遣,台北市近幾年的OHCA康復人數均穩定達百人以上。尤其「全民守護者」APP上線後,全台各地緊急救護人員都大推特推,因為APP除了可推播急救事件外,還能揭示全國公共場所AED地圖,包含北市2,051處,只可惜目前服務範圍只有台北市,不少使用者都紛紛建議APP要推廣到全國,甚至笑稱可請政務委員唐鳳出來幫忙整合。

「全民守護者」APP可撥打119電話求救。

「全民守護者」APP可揭示周遭的公共場所AED位置。

 

已有18,000人下載7400人註冊

 

黃曉芳科長表示,有愈多守護者加入,救活率就會更高,目前台北市消防局透過「CPR來就補」教學與國家防災日、119防災宣導活動推廣下載APP,108年也與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辦理「全民守護者」APP網路推廣計畫,目前有1萬8000人下載,超過7,400人註冊。「希望未來能號召更多企業響應,贊助推廣活動或抽獎贈品,提高民眾下載意願,讓這個救命APP更能發揮功效!」

台北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科長黃曉芳盼更多民眾加入,讓「全民守護者」APP發揮救人功效。

 

全民守護者APP下載網址

iOSGoogle Play

下載「全民守護者」App,當發現路倒民眾時,可以就近找到最近AED在哪裡。

救命神器淪為孤兒機?「AED褓姆」24小時連線,沒電、遺失即時通報

每多一台AED設置,就多一次打敗死神的救命機會,但AED不是設置了就能永保安康,後續的管理維護才是關鍵!尤其AED也有保固期,若是沒有定期清查管理,在關鍵時刻「失靈」,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為了確保AED設備隨時在可救援狀態,有業者推出「24小時AED褓姆」監控服務,只要每月多500元月租費,就可以全年無休連線管理,不論是AED遺失、電池沒電、貼片失效,都能在第一時間知道!

 

許多公共場所都設有AED,但後續管理維護才是關鍵。

 

衛福部自102年起規定學校、旅宿場所、觀光旅遊等8大類公告場所應設置AED,目前全台登錄的已有10,587台,普及率高於許多先進國家,但是最近監察委員江綺雯的調查報告發現,許多公共場所的AED已過了6年半,卻沒有定期清查管理,維護上可能出現漏洞,造成使用上的風險。北市議員戴錫欽也在去年底針對AED「傻瓜電擊器」的管理提出質疑,北市1515處公私立場所共設置2002個AED,市府每年僅抽樣稽查其中120多處,比率不到1成,且發現的疏失中,包括電池、貼片逾期等,恐衝擊突發事故時急救的成功率。

 

 

缺乏普查機制,沒人管淪為「孤兒機」

 

根據《公共場所必要緊急救護設備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設置AED場所應指定管理員,負責AED的管理。但現實狀況是AED散布在各大公共場所,因為缺乏「普查」機制,AED在外風吹日曬雨淋,壞了沒人知道,也沒人處理,AED如同棄嬰。一般AED的保固期是6年,電子儀器的零件會隨時間老化,時間到了也需更換電池、電擊貼片等耗材,如果公共場所當初是與廠商租賃AED,合約到期沒有續約,恐怕產生大量沒人管的「孤兒機」,導致要使用時才發現機器故障或電池沒電,在關鍵的救命時刻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

 

立偉電子客服部襄理江佳益說,「AED褓姆」是將AED放在收納箱中保護,可隨時監控設備狀態。

 

 

24小時AED褓姆,偵測異常立刻通知

 

為維護AED機器妥善率,建置經驗豐富的立偉電子,推出全台唯一提供24小時連線的「AED褓姆」監控服務,立偉電子客服部襄理江佳益說,所謂「AED褓姆」是將AED放在收納箱中保護,箱體內設有感應器主機,可全年無休隨時監控AED設備狀態,當出現箱門被開啟、AED被拿起、設備異常、電池耗盡等異常訊號時,會透過感應主機將訊號傳送至管制中心,可立即通知客戶,如果是機器問題,則會請AED專業人員與客戶聯繫前往處理。

 

 

感應器主機盒裝在箱體左側,上面有蜂鳴器停止按鈕,盒內附有備用電池。

 

AED常見異常訊號有哪些?
箱門被開啟:當AED箱門被開啟時,蜂鳴器會嗶嗶叫提醒。

 


AED被拿起:當AED被拿起時,底下的秤片會感應到異常。

 


設備異常:AED機器本身會自行偵測出電池弱電、貼片失效等85種異常狀況,若偵測到異常,AED會發嗶嗶叫,透過旁邊的收音麥克風,傳送到主機。

 


電池耗盡:AED的電池約四年需更換一次,電擊貼片則是兩年更換一次,管理系統都有登錄使用期限,會定期提醒。

 

 

後台增加圖控功能,桃機緊急通報更即時

 

「市面上AED有買斷與租賃兩種方式,考量到後續管理維護,多半建議採用租賃方式,搭配24小時AED褓姆監控服務,感應主機每10分鐘會回報一次設備狀況,無論機器被偷走或是更換耗材都可免費處理,也能取代人力巡檢,減輕管理員負擔,並確保AED設備隨時在可救援狀態。」立偉電子客服部襄理江佳益說,目前AED月租費約2,000元,搭配AED褓姆監控服務,每月只要多500元,就可享有全年無休的管理維護,已有4,000台使用AED褓姆服務。

立偉電子的AED管理系統,除了接收異常訊號,也會固定一般回報,隨時掌握AED狀態。

 

如果客戶沒有使用AED褓姆連線,中興保全科技集團也自有一套管理系統,管理每一台AED的位置、耗材有效期限與管理人聯絡資訊,當耗材到期前會主動通知更換,維持AED的有效性。像最近桃園機場一、二航廈,準備換100台AED新機,也是由中興保全科技集團建置服務,為了加強緊急通報,增加了圖控功能,把原本系統中的副控台連結到桃園機場的中控系統,讓桃機的管理人員也能知道每一台AED的分布位置,若機器有異常或需要更新,都能即時掌握。

桃園機場將配備立偉電子的AED管理系統,從後台圖控功能明顯看出每一台AED是否正常運作。

 

立偉電子「AED褓姆」監控服務
https://www.leeway.com.tw/portfolio/aed-monitoring-system/

產品專區